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真题速递
1.(2019·天津高考·7)《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2.(2018·海南高考·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 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
考纲解读
考点
内容
说明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举起的背景、过程、纲领和影响。
2.辛亥革命兴起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
是高考必考点之一,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知识梳理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
(1)原因
(2)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 发动起义,建号 。
2.发展
3.纲领
内容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1)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 平分土地
(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
(1)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 斗争的思想结晶
(2)体现了绝对 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
(1)主张以法治国,官吏由 选举
(2)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
(3)开设
(1)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 的设想
(2)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4.转折——天京变乱
(1)原因
(2)表现
5.结果
(2)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考点二 辛亥革命
1.条件
(1)经济基础:清末的“新政”和“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西方的 、自由平等学说的影响。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
(4)军事基础:同盟会发动 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5)有利时机: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 ,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12日占领 。
3.高潮
(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 ,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评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 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 的进步意义。
4.结果
(1)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2)1912年3月, 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5.功绩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3)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观念深入人心。
(4)客观上打击了 侵略势力,为中国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考点精讲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1)相同点: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都具有反封建性质;都没有真正实行。
(2)不同点
①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前者把土地平分给农民,希望把整个社会改造成整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违背当时中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具有落后性;后者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具有进步性。
②空想性的内涵不同:前者平分产品,违背农民作为小生产者要求发展私有经济、拥有私有财产的主观愿望;后者没有实行资本主义方案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即社会客观条件。
③财产所有制上:前者主张实行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即财产公有制,反对拥有私有财产;后者主张资本主义私有制,保护私有财产。
④对农民阶级的影响:前者调动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者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
典例1.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亩ㄎ唤细撸?缆壅咭巡秽笥谔?教旃?娜ψ樱??谴由缁岱⒄购徒???榷嘟嵌冉?型甘印U庵饕?强粗厮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真题速递
1.(2019·天津高考·7)《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中“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可知湖北革命军的革命目标非常明确,故选B项;通过题干可知,该公告的针对对象是士兵,并且,辛亥革命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依靠对象仅是军队,排除A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其他国家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排除C项;根据题干中“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并没有反帝,排除D项。
2.(2018·海南高考·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 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故A项正确;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故B项错误;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儒家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内容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士人对此的态度,故D项错误。
考纲解读
考点
内容
说明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举起的背景、过程、纲领和影响。
2.辛亥革命兴起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
是高考必考点之一,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知识梳理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
(1)原因
(2)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发展
(1)初期
(2)全盛
3.纲领
内容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1)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1)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
(1)主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2)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
(3)开设新式学堂
(1)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2)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4.转折——天京变乱
(1)原因
(2)表现
5.结果
(1)后期防御
(2)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考点二 辛亥革命
1.条件
(1)经济基础: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的影响。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
(4)军事基础: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5)有利时机: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同志军起义,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12日占领武汉三镇。
3.高潮
(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
②评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结果
(1)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5.功绩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3)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考点精讲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1)相同点: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都具有反封建性质;都没有真正实行。
(2)不同点
①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前者把土地平分给农民,希望把整个社会改造成整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违背当时中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具有落后性;后者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具有进步性。
②空想性的内涵不同:前者平分产品,违背农民作为小生产者要求发展私有经济、拥有私有财产的主观愿望;后者没有实行资本主义方案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即社会客观条件。
③财产所有制上:前者主张实行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即财产公有制,反对拥有私有财产;后者主张资本主义私有制,保护私有财产。
④对农民阶级的影响:前者调动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者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
典例1.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亩ㄎ唤细撸?缆壅咭巡秽笥谔?教旃?娜ψ樱??谴由缁岱⒄购徒???榷嘟嵌冉?型甘印U庵饕?强粗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