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科学观察 讲义(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科学观察 讲义(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30 17:48:15

文档简介

教师辅导讲义
知识梳理
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许多科学事实需要经过认真、仔细和准确的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后,才能总结出来。
、用心观察
科学发明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
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
有可能降临。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
琴(Vilhelm Rontgen)偶尔发现放
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得很严
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的感光现象,
通过用细腻的观察和研究,使他发现 伦琴制作的第一张X光照片
了伦琴射线(X射线)。

图中的横线是直线吗? 图中两只小狮子一样大吗?
(二)、拓展观察力
在浩瀚的自然界,仅靠我们的感官观察,其范围会有很多的局限。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很远的物体和微小的物体,也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为了扩大我们观察的内容和范围,科学家们研究和发明了很多方法,设计与研制了许多观测仪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和整理
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因此,在任何一个观察活动中,都要及时记录与整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这往往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
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
例如,在前面观察指纹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描述性记录法;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表格记录法。
(四)、观察和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许多科学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通过认真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
人们观察到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指南针的指针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等现象,但是人们往往不满足于这些观察,还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反复观察和精确测量,并进一步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
科学实验(experiment)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化学反应实验中会产生变色、爆炸、气泡、沉淀等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认真地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
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我们进行实验时应有的态度。
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
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然后通过分析记录的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因此,观察与实验是密不可分的,是科学研究的最基础和重要的手段。
同步题型分析
题型一:拓展观察力
【例1】 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
A、完成观察任务 B、扩大观察范围 C、得到观察结果 D、延长观察范围
【例2】 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例3】 认识自然首先要学会观察,你觉得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 )
①用眼睛看 ②用脑思考 ③用仪器和工具思考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是
题型二:观察和实验
【例4】 进实验室做实验,首先应明确的是( )
A、实验操作步骤 B、实验目的 C、实验仪器 D、实验观察和记录
【例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省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节省火柴,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量的2/3
D、用嘴熄灭酒精灯
【例6】 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实验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向阳处
20℃
充足

向阳处
20℃
不充足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三、课堂达标检测
1、 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
A.阅读、作笔记和练习 B.观察、讨论和交流 C.观察、实验和思考 D.阅读、实践和应用
2、 请你先凭视觉直接判断下面两图的形状和大小,再用工具准确测量,看结果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3、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称为磁性物质,把磁铁分别靠近木块、铁钉、橡皮、书本、铅笔、铝制易拉罐,判断哪些物体属于磁性物质,判断哪些物体属于非磁性物质。把你作出判断的结果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磁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磁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纸盒可以用来烧水,你信吗?取一张不易透水、纸质较好的纸,将其折成一个不漏水的纸盒,装上一定的水。然后按下图所示将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小火在底部中央加热(注意不要让火烧到水面以上的纸和线),观察水能否沸腾,查阅资料尝试着解释纸为什么不会燃烧?
课后作业
1、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单凭我们的感觉器官还不能对事物作出______________的判断,因此我们常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作出准确判断。
2、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借助仪器扩大观察范围。要观察微小的物体,可以用________;要看到遥远的星体,可以用________。
3、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来源于( )
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阅读
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D使用仪器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俗话说:“眼见为实”。但事实上,有很多东西我们想了解它,却看不见,摸不着,这时我们采用的下列方法最不恰当的是( )
A向专家请教
B查阅资料
C借助仪器扩大观察范围
D认为自己还不懂,以后再说
6、实验室要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及时准确地记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的直方图记录了某校七年级(3)班全体同学的体重,仔细阅读图中数据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体重/千克
(1)班中人数最多的一组,每位学生的体重是_________ 千克
(2)班中学生最轻的体重为_________ 千克。
(3)班中共有学生_________ 人。
8、实验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请同学们回家做“生鸡蛋在盐水中的沉浮”实验,观察:
(1)生鸡蛋在清水中沉浮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断在清水中加盐,观察生鸡蛋沉浮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搅拌过程中能否烧杯壁或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师辅导讲义
知识梳理
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许多科学事实需要经过认真、仔细和准确的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后,才能总结出来。
、用心观察
科学发明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
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
有可能降临。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
琴(Vilhelm Rontgen)偶尔发现放
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用黑纸包裹得很严
实的照相底片发生了严重的感光现象,
通过用细腻的观察和研究,使他发现 伦琴制作的第一张X光照片
了伦琴射线(X射线)。

图中的横线是直线吗? 图中两只小狮子一样大吗?
(二)、拓展观察力
在浩瀚的自然界,仅靠我们的感官观察,其范围会有很多的局限。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很远的物体和微小的物体,也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为了扩大我们观察的内容和范围,科学家们研究和发明了很多方法,设计与研制了许多观测仪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和整理
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因此,在任何一个观察活动中,都要及时记录与整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这往往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
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
例如,在前面观察指纹的活动中,我们采用的是描述性记录法;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表格记录法。
(四)、观察和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许多科学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通过认真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
人们观察到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指南针的指针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等现象,但是人们往往不满足于这些观察,还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反复观察和精确测量,并进一步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
科学实验(experiment)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有趣的现象。例如,化学反应实验中会产生变色、爆炸、气泡、沉淀等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认真地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
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我们进行实验时应有的态度。
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
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然后通过分析记录的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因此,观察与实验是密不可分的,是科学研究的最基础和重要的手段。
同步题型分析
题型一:拓展观察力
【例1】 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
A、完成观察任务 B、扩大观察范围 C、得到观察结果 D、延长观察范围
【答案】B
【例2】 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答案】D
【例3】 认识自然首先要学会观察,你觉得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 )
①用眼睛看 ②用脑思考 ③用仪器和工具思考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是
【答案】D
题型二:观察和实验
【例4】 进实验室做实验,首先应明确的是( )
A、实验操作步骤 B、实验目的 C、实验仪器 D、实验观察和记录
【答案】B
【例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省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节省火柴,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量的2/3
D、用嘴熄灭酒精灯
【答案】C
【例6】 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实验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向阳处
20℃
充足

向阳处
20℃
不充足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答案】D
三、课堂达标检测
1、 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
A.阅读、作笔记和练习 B.观察、讨论和交流 C.观察、实验和思考 D.阅读、实践和应用
2、 请你先凭视觉直接判断下面两图的形状和大小,再用工具准确测量,看结果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3、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称为磁性物质,把磁铁分别靠近木块、铁钉、橡皮、书本、铅笔、铝制易拉罐,判断哪些物体属于磁性物质,判断哪些物体属于非磁性物质。把你作出判断的结果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磁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磁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纸盒可以用来烧水,你信吗?取一张不易透水、纸质较好的纸,将其折成一个不漏水的纸盒,装上一定的水。然后按下图所示将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小火在底部中央加热(注意不要让火烧到水面以上的纸和线),观察水能否沸腾,查阅资料尝试着解释纸为什么不会燃烧?
1、C。2、直接观察与实际测量有很大差别,不能只凭直觉判断,必须借助工具测量。3、铁钉;木块、橡皮、书本、铅笔、铝制易拉罐。4、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沸腾时温度不变,而纸燃烧的温度超过100℃(纸着火温度是183℃)。
课后作业
1、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单凭我们的感觉器官还不能对事物作出______________的判断,因此我们常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作出准确判断。
2、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借助仪器扩大观察范围。要观察微小的物体,可以用________;要看到遥远的星体,可以用________。
3、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来源于( )
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阅读
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D使用仪器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俗话说:“眼见为实”。但事实上,有很多东西我们想了解它,却看不见,摸不着,这时我们采用的下列方法最不恰当的是( )
A向专家请教
B查阅资料
C借助仪器扩大观察范围
D认为自己还不懂,以后再说
6、实验室要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及时准确地记录______实验现象______和___实验数据_________
7、如图所示的直方图记录了某校七年级(3)班全体同学的体重,仔细阅读图中数据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体重/千克
(1)班中人数最多的一组,每位学生的体重是_________ 千克
(2)班中学生最轻的体重为_________ 千克。
(3)班中共有学生_________ 人。
8、实验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请同学们回家做“生鸡蛋在盐水中的沉浮”实验,观察:
(1)生鸡蛋在清水中沉浮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断在清水中加盐,观察生鸡蛋沉浮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搅拌过程中玻璃棒能否触及烧杯壁或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察和实验,可靠
显微镜,望远镜 3C 4D 5D 6实验现象,实验数据 7(1)43(2)35(3)42
(1)生鸡蛋在水中横着下沉
(2)竖着漂浮
(3)为了加快食盐溶解,尽量避免玻璃棒触及烧杯壁或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