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比热
一、教学目标:1、了解热量的初步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2、知道热量与物体温度的关系;热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知道热量的概念,热量与物体温度和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热量与温度和质量的关系
三、课堂展开
(一)自学指导[
【情景引入】冬天到了,同学们都喜欢把你们冰冷的手放到温暖的口袋里,过一会儿你的手也就暖和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学习了今天的课你就明白啦!
活动1 如课本图4-32所示,小烧杯里装着40毫升热水,大烧杯里装着100毫升冷水。
1.分别测出热水和冷水温度;
2.将小烧杯放到大烧杯内,过1分钟,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
3.再过1分钟,再次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
时间(分)
0
2
4
猜测15分后
小烧杯水温(℃)
大烧杯水温(℃)
(1)分析表中数据有什么变化特点:
(2)分析引起两烧杯中水温变化的原因: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有 ,高温物体 ,温度 ;
低温物体 ,温度 。热从 物体传向 物体。
【知识链接】
我们把物体 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 表示,热量的单位为 ,简称 ,符号 。焦耳是一个比较小的热量单位,更大的热量单位是 ,符号 。1KJ=1000J
(二)拓展探究
1、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如图2中乙杯中的水所含热量较多对吗?
如果让它们的温度都升高到50℃,哪杯水吸收热量多?乙中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和降低到10℃放出的热量的关系?
由此你能得到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为:
练一练
早晨,小明起床晚了,想泡方便面吃,又没有热水,于是准备拿热水壶烧水,如果正好有温水,他应该取温水烧还是凉水烧呢?为什么?
2、热量与质量的关系
早晨,小明起床晚了,想泡方便面吃,又没有热水,于是准备拿热水壶烧水,他应该烧一壶还是半壶呢?为什么?
在这一过程中,一壶水和半壶水升高的温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半壶水所需加热的时间 ,说明半壶水烧开所需吸收的热量 。
由此你能总结热量与质量的关系:
练一练
将10℃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后,水的温度为什么会高于10℃低于90℃?有人认为,90℃的热水和10℃冷水混合后,水温一定是50℃,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三)课堂检测
1、甲、乙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甲物体吸收热量,乙物体放出热量,则( )
A.甲物体的热量多 B.乙物体的质量大
C.甲物体的温度低 D.乙物体的热量多
2、为了探究同种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三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液体
质量(克)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分)
1
水
300
20
30
12
2
水
150
20
30
6
3
水
300
10
30
24
(1)分析比较 (填烧杯号)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在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吸收的热量也不同。
(2)综合上表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多少与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