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熔化与凝固 学案+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5 熔化与凝固 学案+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30 17:4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节—熔化与凝固(学案+练案)
一、物质的物态变化: 姓名____________
1.三态变化
物质有三种状态,分别为: 、 、 。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
状态的现象称为 。
熔化和凝固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要 ,熔化过程要 。

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规律
1.实验仪器
实验注意①烧杯 (能、不能)直接加热,需垫上
②水浴加热作用
③温度计 (能、不能)接触试管底部
2.AB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 温度如何变化?
是否吸热?
3.BC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 温度如何变化? 是否吸热?
4.CD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 温度如何变化? 是否吸热?
5.熔化过程特点:①物体的温度
②物体不断地 热量
6.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
②继续 热量。 两者需要同时
7.松香熔化过程一直在 说明松香熔化是 热量。
8.熔化过程温度如何变化? ; (有、没有)熔点
9.出现固液并存现象吗?
10.归纳比较不同物质的熔化现象
物质
海波
松香
相同点
1 2
不同点
晶体凝固规律:
1.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 。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它是晶体的一种 。
3.凝固: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是熔化的
4.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 (相同、不相同)
5.凝固点时物质状态是 ;
6.晶体凝固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①温度达到 ②持续 热量。
a.吸收热量的是 段,用时 分钟
熔化的是 段,用时 分钟
b.放出热量的是 段,凝固的是 段,
0 2 5 6 7 9 c.属于液态的是 段,属于固态的是 段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晶体的是 (  )
A.铅、石膏   B.玻璃、明矾 C.松香、水晶 D.橡胶、塑料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如图所示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晶体的熔点是(  )
A.40℃ B.44℃ C.48℃ D.52℃
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倒入杯中,
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C)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
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熔点高于100°C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C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C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C
5.要使温度高的物体冷却下来,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0℃的水更好,是因为 (  )
A.冰比水更凉些 B.冰比水的热量少,容易降温
C.冰比水更容易吸热 D.冰熔化成水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7.在对冰水混合物加热的过程中 (  )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只要还有冰,冰和水的温度保持0℃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
8.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需要
加热固态氧化铁,使其变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  )
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9.现代建筑出现了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
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
料凝固放热,从而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则表示球内材料熔化的图像是 ( )
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谷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 )
A. 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 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C. 两盆一样高 D. 无法确定
11.同样质量的0 ℃的冰和0 ℃的水冷却食品,用冰的效果好,这是因为 ( )
A. 冰比水凉 B. 冰的温度比水低
C. 冰在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 冰和食品的接触更充分
12.在一个烧杯和一支试管中分别装有0 ℃的碎冰,将试管放入烧杯中,
如图所示,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A.部分熔化   B.全部熔化 C.熔化一半   D.不会熔化
五、课后练习
1.下列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蜡、沥青、汞     B.食盐、玻璃、沥青
C.松香、蜂蜡、蜡 D.海波、铝、冰
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

A. B. C. D.
4.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5.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0 ℃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 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6.在对冰水混合物加热的过程中( )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只要还有冰,冰和水的温度保持0 ℃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
7.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图象:由图象可知,
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 。
8.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作用,因为气温高时, ;气温低时, 。
9.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这种物质属于 ,它的熔点是 。从该物质开始熔化到完全
熔化成液态,大约持续了 分钟。图中的EF段表示物质处于 态,
要 热量,温度 ;FG段表示物质处于 态,
要 热量,温度 。当该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其状态为 。
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
数据,请根据装置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
-2
0
0
0
0
1
2

(1)实验中,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
其“适当”的含义是: 和 。
(2)该晶体的熔点是 ℃。
(3)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
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 (填“强”或“弱”)造成的。
11.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l)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 态。
12.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