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主讲老师:马萌
知识点:
教学对象:3--6岁
课时设置:2课时
教学材料:卡纸、水粉颜料、水粉笔、炫彩带、勾边笔、油画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看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芭蕾舞的动作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用水粉的形式概括描绘主角芭蕾舞者的不同动作与观众之间的大小主次关系。
3)情感目标:通过对芭蕾舞动作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于不同舞蹈形式的认识。
教学重点:
1)芭蕾舞者的动作应夸张且富有变化。
2)演员与背景的主次关系应明确化。
知识点:
重复与变化/多种材料综合运用
课题引导:
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视频,看看视频里都有什么内容,她们在做什么,有没有小朋友会做呢?优美的芭蕾舞有它独有的舞蹈动作和服装特色,同学们认真观察,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的发现吧!
芭蕾,欧洲古典舞蹈,由法语ballet音译而来。
芭蕾舞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
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
古典芭蕾舞剧有其特定的结构与形式,经由艺术总监、编舞、舞者、灯光音响、服装、布景等专业的剧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才能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其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
创作提示:
1、每张作品的人物数量在5个左右;
2、每个人物的动作都要有区别;
3、“裙子”的颜色要和卡纸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
4、背景中可以填画人物和舞台场景,要力求丰富。
课题延伸:
本节课我们运用了水粉结合特殊材料的形式创作了芭蕾舞画面的形象。想象一下,用我们身边的废旧报纸和我们常用的油画棒,结合起来又能组成什么样的创意呢?展开你的想象,试试吧!
课题解读: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们欣赏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芭蕾舞演员的动作特点,并且尝试用水粉结合多种材料进行创作的形式描绘不同的芭蕾舞动作,孩子们画的惟妙惟肖,动感十足!激发了孩子们对于美术的学习热情,是难得的幼儿学习人物创作的很好的作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