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两脚依次跳绳与体能练习 教案 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体育两脚依次跳绳与体能练习 教案 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9-07-30 22: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脚依次跳绳与体能练习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出发点,所选择的内容尽可能的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原则。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两脚依次跳绳和学生利用短绳进行游戏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让学生从兴趣中找到乐趣,从乐趣中找到学习的窍门,从而喜欢参加各种游戏活动,亲身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有显著作用,同时可以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胃肠功能。本课是第1课次。?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年级为二年级年级1班,共有学生40人?;班风活跃,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班队凝聚力、荣誉感强,学生守纪乐学,爱好文体活动,而且大部分学生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均较强,但也有三分之一左右学生力量素质较差,这样对学习跳短绳教学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效应,因此要求教师区别对待、正面积极引导。????????????????????????????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两脚依次跳绳的动作方法,85%的学生掌两脚依次过绳的动作要点。?
2、通过各种手段练习,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提高协调和灵敏能力。
3、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乐观、自信的个性。?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以肩关节为轴、手腕放松摇绳、两脚依次跳过???????
教学难点:前脚掌着地上下肢协调配合、连续跳绳?
六、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时间:1分钟??强度:小?
1、常规内容??意????图:明确学习内容,调动学习积极性。?
2、游戏:跟我一起做??意????图:养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培养遵守纪律的习惯,过度到下一队形。?????
(二)准备部分?
1、准备活动?
组????织:双圈队形?。意????图:让学生与老师能全方位的观察到对方。?
专项准备活动—时间:3分钟??次数:多次??强度:小?
小?游?戏:“抓尾巴”??
组织:跳绳系在腰间,两人一组,互相“抓尾巴”?
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充分活动下肢肌肉、关节。???
绳操——时间:3分钟?次数:??强度:中?
组织:模仿老师动作,一同做热身活动。意图:充分热身,引入本课。?
(三)基本部分?
(1)自主练习——时间:3分钟??
组????织:教师引导让学生按照自己对跳绳的理解练习跳绳?意????图:观察同学的跳绳基础,同时引入本课所学内容。?注意事项:学生初次练习,兴奋性较高,上的是跳绳课,容易发生运动伤害,教师应合理安排场地,另外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相互学习。????????
(3)教师讲解示范——时间:3分钟??
组????织:把学生集合在多媒体前讲解示范动作方法(两个面的示范)??
学生站在圆上认真观察。
意????图:通过多媒体示范,建立直观印象,激发学习兴趣,明确两脚依次跳绳的技术要点。?
(3)分解教学——6分钟?
组????织:双圈队形,脚步动作,手上动作,分解教学。
意????图:让学生能从易到难的掌握技术动作。?
(4)学生集体练习——时间:6分钟??次数4次??
组????织:学生练习直腿跳,腋下夹纸摇绳。
意????图: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5)小组合作学习——时间:4分钟?次数:1次?
组????织: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老师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比赛,共同探讨。意????图:进一步激发兴趣,利用同学们想当小老师的心理,让学生进一步练习本次课学习的动作要领。?
(6)观摩学习——时间:3分钟??次数:5次?
组????织:集合在多媒体前,观看视频、图片了解跳绳的多种跳法。意????图:进一步激发兴趣?
(7)体能游戏——时间:6分钟??次数:2次?
组????织:分为男女各一组,做转山洞的游戏。
意????图:进一步练习同学的协调性,同时本着互补原则练习同学上肢力量。?
结束部分——时间:3分钟??
强度:小?1、放松活动?
情景导入:同学们来到了美丽的沙滩大海边,感受着清风、沐浴着阳光,轻敲四肢。
意????图:引导学生主动放松。?
2、小结讲评、收拾器材、师生道别。?
本课练习密度40%——50%?本课最高心率:155次/分??
?八、学习评价方式?
本课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基于不使学生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思想。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如下:?
教师或小组对学生的针对性评价,教师或小组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运用统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本课教学中我对学生随即的评价(你做得动作真的很准确);或小组对学生学练效果的评价(你的口令很洪亮)目的是通过针对性的评价,给与学生必要鼓励与纠正,激发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的方向。?
组内评价。通过放手让学生互学互纠,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强化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课教学特点?
1、队形、场地布置?
???双圈这样的队形、场地设计,既节省了调队的时间,又为利于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更是方便了学生进行观察、展示、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呈现出一块教学场地多种教学用途的教学形式。?
2、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