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推起成桥
指导思想?
本课围绕“活化的身体练习,适宜的运动负荷”这个主题,以多变的练习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身体。在教学过程中,多用语言提示、闯关性质的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了解并掌握直腿依次摆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合作,给学生营造在乐中学,学中练,练中乐的良好氛围。不断用小组形式学习,鼓励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团队意识,共同提高跳跃的能力。?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善于模仿、易兴奋、参与积极性高,容易接受新事物,喜欢表现自我,具有较强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选用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仰卧推起成桥教材内容为主线,在音乐伴奏下,创编热身活动、热身操、放松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为其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享受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与成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仰卧推起成桥练习,让学生了解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概念。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技能目标:掌握仰卧推起成桥“反手推臂、直臂顶肩、蹬地挺髋”技术,在保护和帮助下使8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技巧动作。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和柔韧、协调等素质,提高学生平衡和自控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意识,发展小组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反手推臂、蹬地挺髋。
教学难点:用力协调、推起成桥。
三、动作要领:
仰卧在垫上,两臂在肩上屈肘,两手在头后(与肩同宽)撑垫,两腿分开屈膝,脚跟尽量靠近臀部,两脚(内侧)用力蹬地,挺髋、伸膝,同时两臂用力推垫(两手依次向脚跟方向移动1—2次),抬头挺胸,直至两腿蹬直,两臂推直成“桥”。
动作口诀:
仰卧小垫上
反手来找肩
直臂脚蹬地
小小肚皮顶上天
四、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手脚放的位置不正确,推不起来。纠正方法:帮助调整手脚位置或把手放在标记处。
2、低头、臂过于弯曲。纠正方法:提示抬头眼看垫子,一手托背,提示挺胸展髋。
五、教学方法:
1、辅助练习:跪立后倒挺髋练习、两人一组翻腰练习、两人一组互背练习、垫上腹卧挺身练习、单膝跪地屈腰练习、两手提踝挺髋带腰练习等。
2、让学生观看教师示范,教师讲解要领、重难点。
3、肩部、胸部、髋部的活动幅度和柔韧性练习。
4、四人协同练习,两人立于练习者两侧,托起练习者腰部,进行保护和帮助。
5、两人协同练习,保护人站在练习者体侧,两手扶腰上提,帮助成“桥”。
6、直立完成仰卧推起成“桥”练习,双手头后撑住垫,两脚蹬地,双手逐渐移动成“桥”。
7、成“桥”后要停留片刻。
8、学生展示、相互学习观摩,提示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9、学生创造性成“桥”练习。
六、教学评价
1、在学习态度与表现上,体现出乐于学习和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2、能独立完成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有一定提高。
3、在认知与知识上,能了解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术语,知道如何在学习中避免危险。
4、在心理状态上,对学习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和自信心,有饱满的情绪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5、在人际交往和合作精神上,能做到互相帮助、配合协作,体验群体学习的乐趣。
七、成绩评价参考标准:
优秀:完成动作质量好;姿势正确,部位准确,动作轻松、自然、协调、优美。
良好:完成动作质量较好;姿势较正确,部位较准确,动作较轻松、自然、协调、优美。
及格:能完成动作;姿势基本正确,部位基本准确,动作不够轻松、自然、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