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双脚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宗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现“体育源于生活,生活融入体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创新与合作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学水平一的学生身体正处于发育关键的时期,他们好学心强,直观思维能力强。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比赛的特点,但注意力容易转移、自制力差等身心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富有灵活、趣味多样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使之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的教材内容《双脚跳》,虽在以前已教授过,但在本课对同样的动作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玩法,而且学生在掌握动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利用易拉罐进行自创多种跳跃的玩法。易拉罐是资源再开发利用的器材,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对水平一学生有特别的吸引力,恰到好处地在本课淋漓尽致的运用,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学生学习技能的良好状态,通过多种游戏的设计,使教材变得丰富有趣,真正实现学生不仅“会学”,而且“学会”。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对本课器材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本课学练。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跳跃游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双脚起跳、轻巧落地时屈膝缓冲的技术,提高跳跃能力和全身协调性。
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合作游戏,培养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学练,团结合作与创新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脚连续快速用力蹬地。
难点:动作连贯协调
六、教法与学法
1、通过自主、合作学练,游戏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使身心都能得到发展。
2、教师运用启发、引导、激励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想象、模仿、尝试、探究学练,以达到学习的目的,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练的学习氛围,提高自身的基本活动能力。
七、教学特色
本节课利用生活中废弃的易拉罐作为主要学具,引导学生尝试不同方法的摆放来练习双脚跳,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课堂最后又展示了学生用易拉罐做的手工艺品,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合作创新精神,又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很多物品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帮手,真正做到一物多用,一物巧用。
教学内容
双脚跳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双脚跳的兴趣,通过双脚连续跳的练习,体会前脚掌用力蹬地跳的动作感觉。
2、运动技能目标:掌握双脚跳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灵敏、跳跃、协调等素质,发展双脚连续跳跃的能力。
3、社会适应目标: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培养克服困难、勇敢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双脚连续快速用力蹬地。
难点:动作连贯协调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备注
一
1、课堂常规
2、热身活动
(1)模仿走、动物
(2)易拉罐韵律操
1、师生对话,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带领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练习。
2、集中精神参与热身活动。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
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学生自主尝试跳
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根据口诀练习。
4人小组练习
四组自由摆造型跳
1、指导学生进行双脚跳练习。
2、教师讲解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并示范。
3、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
小组内轮流练习。
2、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方法。
组内合作练习。
4、自由创新,大胆尝试。
5、展示。
× × × ×
× × × ×
× × × ×
× × × ×
三
展示:易拉罐的再 利用作品
教师展示作品
四
放松舒缓
针对学习情况讲评
收器械,下课
利用音乐带领学生做舒缓放松。
老师进行表扬与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宣布下课。
要求:动作伸展,心情愉快,自我鼓励。
本课器材
易拉罐80个,
音乐播放器一台,
易拉罐作品
负荷预计
预计平均心率:130——135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