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张PPT)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海边的铁制品比较容易生锈
1.本质(大前提):
一、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氧化还原反应
2.条件
(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闭合回路
例1、下列哪几个装置能形成原电池?
A
B
C
D
E
F
M
N
CuSO4
√
√
√
√
3.原电池工作原理
氧化反应
Zn-2e=Zn2+
铜锌原电池
电解质溶液
稀硫酸
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还原反应
2H++2e- =H2↑
阴离子
阳离子
负极
正极
阳离子
外电路
内电路
“电子从负极流出,沿导线流回正极”
D
例2、(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附近的SO42 -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二、关于原电池的进一步探究
CuSO4
ZnSO4
1.盐桥
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胶冻的作用是防止管中溶液流出 。
①两个半电池形成闭合回路
②平衡电荷
③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
作用
一个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一个发生氧化反应,一个发生还原反应,两个半电池用盐桥连接。
导线的作用:传递电子,沟通外电路;
盐桥的作用:沟通内电路。
2.正负极的选择及判断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
如锌铜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
②金属和非金属
如锌锰干电池,锌作负极,石墨棒作正极
③金属和化合物
如铅蓄电池,Pb作负极,PbO2作正极
④惰性电极
如氢氧燃料电池中,两根电极均可用Pt
(1)选择
根据电子流向
根据电极反应
根据溶液中离子移向
根据工作后
电极增重还是减重
根据工作后电极是否有气泡冒出:
电子流出的极(失电子)
电子流入的极(得电子)
——负极
——正极
较活泼的电极材料
较不活泼的电极材料
质量增加的电极
质量减少的电极
——负极
——正极
——正极
——负极
有为正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负极
——正极
根据电极材料
(2)判断
阳离子移向
阴离子移向
——正极
——负极
3.电解质溶液的选择
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
若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左右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一般与电极材料具有相同的阳离子。
例3、(07年海南高考)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Ag+(aq)+Cu(s) = Cu2+(aq)+2Ag(s)
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 ;
电解质溶液Y是 ;
(2)银电极为电池的 极,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 电极流向 电极。
铜(或Cu)
AgNO3溶液
正
Ag++e-= Ag
Cu -2e- = Cu2+
负(Cu)
正(Ag)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例:纯锌、粗锌(含杂质铜)与HCl反应哪个快?
2.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三、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
强
弱
例:有两金属a、b,用导线相连后移入稀H2SO4
中,能溶解的金属活动性较___,表面出现
较多气泡的金属活动性较___。
3.设计原电池
(1)判断反应是否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2)将反应拆分,写出电极反应式;
(3)确定电极材料;
①负极:一般为反应中失电子的金属单质
②正极:不如负极材料活泼
(4)确定电解质溶液:一般选用反应中的电解质溶液
(5)构成闭合回路
×
例4、利用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设计一个单液原电池,一个双液原电池(使用盐桥),画出原电池的示意图,并写出电极反应。
(+)
(-)
负极(Zn):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Pt或C):2Fe3++2e-=2Fe2+(还原反应)
例5、请将氧化还原反应 Cu+2Ag+ = Cu2++2Ag
设计成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装置
Cu
CuSO4
Ag
AgNO3
(1)负极——失电子,一般是负极本身失电子;
(2)正极——得电子,一般是溶液中阳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但也可能是O2在正极上得电子,或正极本身得电子;
(3)总反应式 = 正极反应式 + 负极反应式
四、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注意:
负极失电子所得氧化产物和正极得电子所得还原产物,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例:溶液中不存在O2-:在酸性溶液中它与H+结合成H2O、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它与水结合成OH-。
例6(1)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总反应式。
负极(Fe): Fe - 2e = Fe2+
正极(C): 2H+ + 2e = H2↑
总反应式: Fe+ 2H+ = Fe2+ + H2↑
2Fe - 4e- = 2Fe2+
O2+2H2O + 4e- =4OH-
2Fe +O2+2H2O=Fe(OH) 2
4Fe(OH) 2 +O2+2H2O=4Fe(OH) 3
(2)若把(1)中的稀H2SO4改为NaCl溶液,能否构成原电池,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总反应式。
例7、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稀硫酸溶液
NaOH溶液
(1)如果电解质是稀硫酸:
负极:Mg -2e- =Mg2+
正极:2H++2e- =H2↑
负极:2Al+8OH- -6e- =2AlO2-+4H2O
2Al+2OH-+2H2O=2AlO2-+3H2↑
正极:6H2O+6e- =3H2↑+6OH-
(2)如果电解质是NaOH溶液:
1.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发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
A.Mg B.Fe C.Al D.Cu
2.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
A.不变 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
√
3.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 保持平衡状态
C. 铁圈向下倾斜,银圈向上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铁圈向上倾斜
D
(08广东高考)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 + e- = 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5.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b > d > c > a
√
6.科学工作者为心脏病人设计的心脏起搏器的电池是以Pt和Zn为电极材料,依靠人体内液体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H+和Zn2+进行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负极材料是______
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极材料是______
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Zn
2Zn - 4e- = 2Zn2+
Pt
O2+4H+ + 4e- =2H2O
7.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中____作负极,
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如将稀硫酸改为浓硝酸则:
____作负极
电极反应式是:负极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2e-=Cu2+
2NO3-+4H++2e- = 2NO2↑+2H2O
Fe+2H+=Fe2++H2↑
Fe
Cu
Cu+4H+ +2NO3_= Cu2++2NO2↑ +2H2O
技巧:写出容易写的一极反应,然后用总反应式
减去这一极反应。
浓硝酸
8.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其主要成分是:铁屑、炭粉、木屑与少量NaCl、水等。它在使用之前,需要塑料袋与空气隔绝。使用时开启塑料袋上的小孔,轻轻揉搓就会有热量放出。当使用完后还会发现有铁锈生成。
(1) 热敷袋使用时,为什么会放出热量?
(3)试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
(2)碳粉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氯化钠又起了什么作用?
(1) 热敷袋使用时,为什么会放出热量?
(3)试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
铁被氧气氧化放热。
负极:2Fe - 4e- = 2Fe2+
正极:O2+2H2O + 4e- = 4OH-
总反应:4Fe+3O2+6H2O = 4Fe(OH)3
(2)碳粉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氯化钠又起了什么作用?
碳粉的主要作用是和铁粉、氯化钠溶液一起构成原电池,加速铁屑的氧化。
氯化钠溶于水,形成了电解质溶液。
原电池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