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丽江不同类别的美。
3.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4.培养欣赏美、热爱美、珍惜美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人说,生命就是一场旅行,总有一个地方,在向你深情召唤。即便你的脚步不能抵达,心灵也要前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有生命有灵魂的一滴水,抵达一个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丽江。
【作者简介】
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字词积累】
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正确书写汉字。
闸口( ) xuān( )哗
笔砚( ) chù( )立
苍劲( ) fěi( )翠
擦拭( ) tiào( )望
喧腾( ) 目xuàn( )神迷
【整体感知】
1:踏上旅途,梳理出“一滴水”的奇妙旅行路线:
明确: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落水洞——黑龙潭——玉河——四方街——金沙江。
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奔流到金沙江。
2: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本文属于一篇( 游记 )作品。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 )为线索。
一滴水观察点不同,所描绘的丽江景色也不固定,是在移动位置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这种写法叫作( 移步换景 )。
【局部探究】
寻丽江之美景 、感丽江之民俗 、享丽江之风情
历史文化名城丽江之所以充满魅力,是因为丽江的美。丽江的美,美在自然风光,也美在古城独特的建筑,更美在淳朴的风土人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 最美的地方进行赏析。
例如:
(1)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明确: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是丽江古城抚平了并净化了人们喧哗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2)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月亮比作“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富有地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个环节可以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由的选择美点。)
【主题探究】
本文通过一滴水的视角,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游历了丽江,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也赞美了丽江古城与自然的美妙结合,更赞美丽江醇美、和谐、沉静的人文风情。
【品味构思】
体会文章独特视角
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1: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色;可以多角度展开描写;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
2:“一滴水”既贯通古今,又由高而下,容易把时间和空间这两条线索结合起来。
3:用“一滴水”贯穿全文获得了自由的视角和观察方式。
4: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人格化的水滴既是观察者,也是讲述者,它在文中或娓娓道来,或直抒心意,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真实、亲切。
【学以致用】
课下仿照这种拟人的写法,插上想象的翅膀,变身一朵云、一棵树、一只鸟……跨越时空,写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200字左右的小片段)
【课堂小结】一滴水爱上了古城丽江,书写了一场天荒地老的旷世绝恋,纵观时空跨长河,丽江这座灿若星辰的文化名城,于泱泱华夏锦绣河山中,特立独行,熠熠生辉。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同学们带上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看花好月圆,大好河山吧。
课后反馈练习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正确书写汉字。
闸口( ) xuān( )哗
笔砚( ) chù( )立
苍劲( ) fěi( )翠
tiào( )望 目xuàn( )神迷
2: 本文属于一篇( )作品。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 )为线索。
一滴水观察点不同,所描绘的丽江景色也不固定,是在移动位置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这种写法叫作( )。
3: 本文通过一滴水的视角,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游历了丽江,表达了作者对( )的赞美和热爱;也赞美了丽江古城与( )的美妙结合,更赞美丽江醇美、和谐、沉静的( )。
4: 课下仿照这种拟人的写法,插上想象的翅膀,变身一朵云、一棵树、一只鸟……跨越时空,写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200字左右的小片段)
【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来
风景美
移步换景: 建筑美 赞美和热爱
民俗美
课件22张PPT。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精彩瞬间?字词积累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正确书写汉字。
闸口( ) xuān( )哗
笔砚( ) chù( )立
苍劲( ) fěi( )翠
擦拭( ) tiào( )望
喧腾( ) 目xuàn( )神迷.....zhá喧yàn矗jìng翡cā眺téng眩踏上旅途,梳理出“一滴水”的奇妙旅行路线整体感知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落水洞——黑龙潭——玉河——四方街
——金沙江。 本文属于一篇( )作品。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 )为线索。
一滴水观察点不同,所描绘的丽江景色也不固定,是在移动位置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这种写法叫作( )。游记水的踪迹移步换 景寻丽江之美景
感丽江之民俗
享丽江之风情主题探究 本文通过一滴水的视角,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游历了丽江,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也赞美了丽江古城与自然的美妙结合,更赞美丽江醇美、和谐、沉静的人文风情。课中讲座
作者以“一滴水”为线索来写,有什么好处?1:水既是风景,也是丽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作者选择“一滴水”充分考虑了描写对象本身的特点。2:“一滴水”既贯通古今,又由高而下,容易把时间和空间这两条线索结合起来。4: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人格化的水滴既是观察者,也是讲述者,它在文中或娓娓道来,或直抒心意,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真实、亲切。3:用“一滴水”贯穿全文获得了自由的视角和观察方式。 课下仿照这种拟人的写法,插上想象的翅膀,变身一朵云、一棵树、一只鸟……跨越时空,写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200字左右的小片段)学以致用 落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