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数学 九年级上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1) 教学设计
课题
2.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1)
单元
第二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际问题来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
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菱形和矩形的相关知识,请回答:
问题1、我们知道,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中等量关系的有效模型,那么,什么是方程呢?
答案: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问题2、我们都学习过哪些方程呢?
答案: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
学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回答问题,为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好铺垫
新知讲解
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1:幼儿园某教室矩形地面的长为8m,宽为5m,现准备在地面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18m2的地毯(如图),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的宽度都相同,你能求出这个宽度吗?
/
追问:如果设所求的宽度为xm,那么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答案:(8-2x)(5-2x)=18
问题2:(1)观察下面等式:102+112+122=132+142.你还能找到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吗?
答案:(-2)2+(-1)2+02=12+22
(2)如果将这五个连续整数中的第一个数设为x,那么怎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余四个数?根据题意,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答案:x2+(x+1)2+(x+2)2=(x+3)2+(x+4)2
问题3:如图,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
追问:如果设梯子底端滑动xm,那么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答案:(x+6)2+72=102
观察:下面的这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呢?
(8-2x)(5-2x)=18
x2+(x+1)2+(x+2)2=(x+3)2+(x+4)2
(x+6)2+72=102
即:2x2-13x+11=0
x2-8x-10=0
x2+12x-15=0
归纳: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成ax2+bx+c=0(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练习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
①2x2+y-6=0;
②x2+=3;
③x2-x-2=0;
④x2-2+5x4-6x=0;
⑤3x2-3x=3(x2-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三个特征:
(1)等式两边都是整式;
(2)只含一个未知数;
(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讲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b,c为常数,a≠0)
其中:
二次项:ax2;二次项系数:a;
一次项:bx;一次项系数:b;
常数项:c
练习2:一元二次方程x2-2x=1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二次项是______,二次项系数是______,一次项是_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常数项是______.
答案:x2-2x-1=0;x2;1;-2x;-2;-1.
学生认真读题,思考后列出方程,然后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然后互相交流,最后与老师共同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学生独立完成后,班内交流,并认真听老师的讲评.
学生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并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体会方程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好准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进行判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课堂练习
1.若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值为( )
A.±2 B.2 C.-2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2.把方程x(x+2)=5(x-2)化成一般形式,则a,b,c的值分别是( )
A.1,-3,10 B.1,7,-10
C.1,-5,12 D.1,3,2
答案:A
3.把方程(3x+2)2=4(x-3)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5x2+36x–32=0
二次项系数:5
一次项系数:36
常数项:-32
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5x+m2-4=0的常数项是0,则( )
A.m=4 B.m=2 C.m=2或m=-2 D.m=-2
答案:D
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做完之后班级内交流.
借助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拓展提高
一元二次方程a(x-1)2+b(x-1)+c=0化为一般形式后为2x2-3x-1=0,试求a,b,c的值.
解:一元二次方程a(x-1)2+b(x-1)+c=0化为一般形式后为ax2+(-2a+b)x+(a-b+c)=0,
由题意可知,此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为
2x2-3x-1=0,
解得
在师的引导下完成问题.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中考链接
下面让我们一起赏析一道中考题:
(2019·山西)如图,在一块长12m,宽8m的矩形空地上,修建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两条道路各与矩形的一条平行),剩余部分栽种花草,且栽种花草的面积77m2,设道路的宽为xm,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2-x)(8-x)=77
在师的引导下完成中考题.
体会所学知识在中考试题运用.
课堂总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们一起来回忆总结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问题1、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
答案: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整式方程1,并且都可以化成ax2+bx+c=0(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问题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2+bx+c=0(a,b,c为常数,a≠0)中,哪些是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
答案:ax2,bx,c分别称为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b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
跟着老师回忆知识,并记忆本节课的知识.
帮助学生加强记忆知识.
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
教材第32页习题2.1第1、2题
能力作业
教材第33页习题2.1第3题
学生课下独立完成.
检测课上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借助板书,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重点。
/
课件20张PPT。认识一元二次方程(1)数学北师大版 九年级上新知导入1、我们知道,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中等量关系的有效模型,那么,什么是方程呢?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我们都学习过哪些方程呢?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新知讲解问题1:幼儿园某教室矩形地面的长为 8 m,宽为 5 m,现准备在地面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 18 m 2 的地毯(如图),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的宽度都相同,你能求出这个宽度吗?(8 - 2x) (5 - 2x) =18 如果设所求的宽度为 x m,那么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新知讲解
问题2:
(1)观察下面等式:
102 + 112 + 122 = 132 + 142 .
你还能找到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吗?
(2)如果将这五个连续整数中的第一个数设为 x,那么怎样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其余四个数?根据题意,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2)2 + ( - 1) 2 +02 = 12 + 22x2 + ( x + 1) 2 + ( x + 2) 2 = ( x + 3) 2 + ( x + 4) 2新知讲解
问题3:如图,一个长为 10 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8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 1 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x + 6)2+ 72= 102如果设梯子底端滑动 x m,那么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新知讲解(8 - 2x) (5 - 2x) =18x2+(x+1)2+ (x+2)2=(x+3)2+(x+4)2( x +6)2+72=102观察:下面的这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呢?2x2-13x +11=0x2-8x - 10=0x2+12x -15=0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x 的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成ax2+bx+ c=0(a, b, c为常数, 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新知讲解练习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
①2x2+y-6=0;
②x2+ =3;
③x2-x-2=0;
④x2-2+5x4-6x=0;
⑤3x2-3x=3(x2-2),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
A一元二次方程的三个特征:
(1)等式两边都是整式;
(2)只含一个未知数;
(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新知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ax2 + bx + c = 0 ( a, b, c 为常数, a ≠0 ) 温馨提示:
a,b 分别称为二
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新知讲解练习2:一元二次方程x2-2x=1的一般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
二次项是______,二次项系数是______,
一次项是_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
常数项是______.x2-2x-1=01-2-1x2-2x课堂练习1. 若方程(a+2)x a 2-2-(a-2)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的值为( )
A.±2 B.2
C.-2 D.以上都不对B课堂练习2. 把方程x(x+2)=5(x-2)化成一般形式,则a,b,c 的值分别是( )
A.1,-3,10 B.1,7,-10
C.1,-5,12 D.1,3,2A课堂练习3.把方程(3x + 2)2 = 4(x - 3)2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5 x 2 +36x – 32=0
二次项系数:5
一次项系数:36
常数项:-324.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5x+m2-4=0的常数项是0,则( )
A.m=4 B.m=2
C.m=2或m=-2 D.m=-2D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拓展提高一元二次方程a(x-1)2+b(x-1)+c=0化为一般形式后为2x2-3x-1=0,试求a,b,c的值.解:一元二次方程a(x-1)2+b(x-1)+c=0化为一般形式后为
ax2+(-2a+b)x+(a-b+c)=0,
由题意可知,此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为
2x2-3x-1=0,
解得中考链接(2019·山西)如图,在一块长12m,宽8m的矩形空地上,修建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两条道路各与矩形的一条平行),剩余部分栽种花草,且栽种花草的面积77m2,设道路的宽为x m,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x)(8-x)=77课堂总结1.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2+bx+c=0(a,b,c 为常数,a≠0)中,哪些是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x 的整式方程 1 ,并且都可以化成ax2+bx +c =0(a,b,c 为常数,a ≠ 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 ,bx,c 分别称为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b 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板书设计
课题: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1)?
教师板演区
学生展示区1、一元二次方程概念
2、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的认识.基础作业
教材第32页习题2.1第1、2题
能力作业
教材第33页习题2.1第3题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