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上最洁白的哈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雪域天音》第一课时
【课型】唱歌综合课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乐于主动了解藏族的音乐文化,喜欢听唱藏族歌曲,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用心体会歌词,把藏族人民对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充分表达。
3.通过学习藏族音乐,充分感受国家对西部的帮扶,感受藏族人民对祖国最真挚的感激和热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运用自然、平稳、有控制力的声音及委婉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能够从情境入手,体验与探究相结合,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知识。
2.通过运用欣赏法,教唱法,对比分析法,律动表演法等音乐表现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会“弦子”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用欢快热情的情绪、模唱的方法学唱歌曲《献上最洁白的哈达》,掌握附点、倚音、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及知识。
2.学生能够了解藏族民歌的基本常识,体会感悟“弦子”的特点。
【教学评价】
通过提问、听辨与演唱的方式,评价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情况。
1.“弦子”的音乐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本课中所学的相关知识。(采用提问和听辨的方式)
2.学生的参与程度、歌唱技能、律动表演及情感表现方面。(采用演唱方式)
【教学重点】
1.运用自然、平稳,有控制力的声音及委婉抒情的情绪演唱、表演歌曲。
2.充分领悟藏族人民对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节拍的准确掌握
2.掌握“弦子”
【教学方法】欣赏法、听唱法、示范法、模唱法、律动表演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钢琴、哈达、藏族长袖服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熟悉的歌曲。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那么在听的过程中,会唱的同学一起跟唱好吗?
教师播放乐曲《青藏高原》,多媒体图片展出西藏地区的风土人情。
设问:大家对这首歌曲熟悉吗?歌曲的名字叫?——《青藏高原》
听完这首歌曲,大家来猜一下我们要走进我国的哪个民族民族?藏族歌曲的演唱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出示答案:藏族;
音色:纯净,嘹亮。
音调:高亢。
音域:宽广
藏语演唱:呀拉索
师:我们就一起用藏族这种纯净嘹亮的声音,高调的把“亚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演唱出来,(演唱三遍,每遍升高半音音调。)
师:那请同学们来想一下,为什么藏族歌曲的演唱中会有这样的特点呢?(学生作答)
师总结:我们都知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藏族人民主要居住在我国青藏高原,四川,甘肃海拔较高的地区,高海拔的居住环境,辽阔的草原加上此起彼伏的山脉,藏族同胞在生活中经常放声歌唱,来到藏族你也会发现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
藏族人民最传统的一种欢迎礼节大家知道吗?(敬献哈达),(献哈达动作加扎西德勒)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洁白的哈达象征着吉祥与幸福,而藏族有这样一首歌曲《献上最洁白的哈达》,就唱出了对祖国最真挚的热爱。
新课教学
学唱歌曲《献上最洁白的哈达》
1.聆听音乐,感知整体
师:初听歌曲旋律,你会发现这首歌曲的旋律起伏比较怎么样?
生:旋律起伏比较大。
师:对了,歌曲的旋律起伏比较大,节奏型比较多变。就像青藏高原的一座座山脉,大大小小,高低不平,连绵不断。
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学唱这首歌曲,我们先来演唱一组乐谱。
2.视唱乐曲的主干音。
师:同学们演唱的非常好,看的出同学们的音乐素养非常高。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视唱的这段乐谱就是我们这首《献上最洁白的哈达》歌曲中的主干音。
那接下来,老师演唱完整歌谱,同学们也试着跟唱歌谱,如果觉得跟不上,可以演唱主干音。我来弹琴,大家一起来演唱一遍好吗?(师生完整演唱歌谱)
3.分析谱例
通过这一遍的演唱,同学们可能发现了乐曲中有一些特殊的音,分布在乐句的句尾,依附在主音上,这样的音我们称它为“倚音”,倚音演唱时值非常短,起到一种装饰作用,在这里大家把它轻声唱出来就可以。
师:再来对比分析,乐曲总共有四个乐句,第一、第二和第四乐句的句尾都有倚音,并且都有一个四拍半的尾音拖拍,在这里大家一定要把它演唱准确。(教师范唱,尾音部分在心里默数四拍。)而第三乐句旋律,节奏都与前后乐段形成了对比,这属于我民歌中常见的“起、承、转、合”的创作形式。
4.再次聆听歌曲,可以小声的填词演唱,品析歌词内涵,体会感受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师: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乐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师:乐曲的第一句开头就出现了这首歌曲的最高音,我们看一下歌词第一个字“天”,天很高,青藏高原,离天最近的地方,旨在告诉我们要放声歌唱。第二句的音慢慢低了下来,“你若是一匹快骏马”骏马地上跑,因此,乐曲有高音慢慢低下来。接下来我们就把前两句放声歌唱一遍,注意倚音,和尾音的四拍半拖拍。
师:乐曲的三四句表达了藏族人民最真挚的情感,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西藏过去一直处在奴隶制社会,老百姓在生活中深受压迫,因此在电视中可能也有看到藏族地区的老百姓在劳动、生活、还有歌舞中都是低头,弓背,弯腰不敢抬头,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藏族人民翻身农奴把歌唱,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所以最想把这份喜悦传递到北京,去告诉最亲最爱的毛主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帮扶,更是让西藏人们感受到了祖国繁荣一家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感情充沛的把三四乐句唱出来。
跟琴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同学们把这首歌曲学会了,但是并没有唱好,要想演唱好歌曲必须要投入情感的演唱。
想象我们是站在青藏高原上,我们由原来穷困潦倒的生活转变为幸福生活的喜悦,我们要放声歌唱。深情的把美好幸福的生活演唱出来。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6.讲解弦子
师:再来看歌曲名字下方(弦子),弦子是什么意思呢?
弦子是一种歌舞音乐体裁,就像我们民歌中包括的小调,山歌和劳动号子等,那么藏族的音乐体裁也有很多种,比如:囊玛、堆谐、热巴舞等。而弦子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通过视频来总结以下弦子的特点。(多媒体播放弦子歌舞的视频)
师:你从视频当中可以看出,弦子的歌舞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由男子在前面用乐器伴奏,后围成一圈,男子拉弦乐,女子甩长袖的歌舞表演形式。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跟着音乐,男生模仿拉弦乐的动作,女生甩着长袖,大家边唱边舞,感受弦子歌舞的形式。
编创舞蹈,激情演唱
体会藏族民间歌舞的特色 ( 甩袖)
在加入舞蹈动作的同时,男生模仿拉弦乐的动作,女生甩着长袖,三部踢腿的动作。
欣赏《天路》
师:由于青藏高原海拔极高,且有终年冻土层,所以古往今来,青藏高原与外部的交通一直很不便利,因此在《献上最洁白的哈达》中有着藏族人民对北京,对走出去的急切向往。2006年国家动工修建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因为在我国,西藏是离天最近的地方,那里的蓝天干净纯洁。青藏铁路的修建,藏族人民亲切的称之为“天路”。2005年春节晚会上韩红演唱的一曲《天路》,响彻大江南北。接下来,我们就跟随着音乐一起感受。(多媒体播放韩红演唱的《天路》视频)
《天路》这首歌曲好多同学都非常熟悉,接下来老师弹琴,大家把课本上的歌词演唱一遍好吗?唱的时候应注意歌曲中的装饰音。
五、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是否也深深地爱上了藏族的天籁之音和热情舞蹈,你是否也对这个民族充满神秘的向往,那就请同学们课下多了解民族音乐,学唱民族歌曲,有时间也可以走进少数民族中去,感受各族人民的风土人情。
最后,让我们用一句藏族的祝福语来感谢在坐的各位领导老师:“扎西德勒!”
评测练习
一、学《献上最洁白的达》,视唱乐曲旋律。模仿藏族民歌的演风格,并用藏族舞蹈动作参与歌舞表演二、聆听《天路》,用轻声跟随音演唱前两段歌词。体验歌曲的民族风格。
课件28张PPT。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雪域天音》 《献上最洁白的哈达》布达拉宫转经筒朝圣五色经幡西藏民歌的演唱风格:音色:
音调:
音域:
藏语演唱:呀拉索纯净,嘹亮
高亢的,有长音、轻颤音
宽广
呀拉索识谱倚音倚音倚音起承转合弦子《天路》 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