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课标分解】
引导学生通过读图,用方位词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及范围组成,并概括其地理位置的特点。
引导学生读气候类型分布图和相关地点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最主要气候的特点,并据此评价撒哈拉以南非洲进行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
引导学生读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图,以此评价其经济发展的资源状况。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及民居。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地图和资料,读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说出撒哈以南非洲人文地理特征。
2.能够利用地图和资料,评价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的条件。
3.能够利用资料,通过讨论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出路。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地图和资料,评价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的条件。
难点:能够利用资料,通过讨论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出路。
【评价方式】
对学习目标1中,具有确定结论的内容,进行纸笔性评价,在本课学习的最后环节进行。
对学习目标2中,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得出结论的问题,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对学习目标3中,需要讨论并得出确定结论的内容,需将过程性评价与纸笔评价相结合。
【过程与方法】
教学活动
问题引领
预期的学生反应
对学生课堂反应的应对措施及评价
设计意图
引入:
种植可可的农民首次品尝巧克力
提问:
1.这是什么?
2.原料是什么?
3.产自哪里?
4.种可可的农民能每天吃到巧克力吗?
觉得有趣
引发思考
集中注意力。
引发兴趣
为“国际贸易中地位不平等”铺垫
过渡:为什么种植可可的农民没法每天吃到美味的巧克力?
贫穷
及时对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的行为进行肯定。
锻炼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鼓励学困生发言。
思考一:撒哈拉以南非洲是贫穷还是富有?(P63-64)
自学教材
存在争议,自行寻找论据
巡视指导
在相互对立的材料中寻找观点的论据。
小组内部交换意见,小组之间发表观点(提供参考观点)
能在小组讨论中运用资料作为支撑,并在小组间明确个人观点。
听取讨论,注意过程评价
选取组内学困生发言,培养自信心。
思考二:人口增长迅速是由于环境优越/恶劣?
理解题意存在一定困难,可由教师引导。
解读环境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方式。
由问题引导学生将学习目标1中主要知识点进行学习。
引导讲解:当地的位置、气候、地形、植被以及人文地理环境等,并得出“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结论
能够根据资料进行提炼
过程性评价为主,对待学困生及时复述落实。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自行根据资料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
思考三:国际援助是否有用?
根据“思考二”得出的结论,多数人能够有自己的见解。
言之有理即可的内容,主要以过程性评价。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以及概括和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
1. 无偿粮食援助的到来会让生活变得更好吗?
2. 面对瘟疫,当地力量能否抵挡得住?
3. 贫穷与落后是靠援助能够改变的吗?
小组讨论难度不大。
过程性评价。
对学困生的进一步鼓励,鼓励其交换意见,尝试让每组学困生发言。
总结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出路在哪里?
可根据“思考二”“思考三”的结论概括出部分观点。
教师引导归纳,
结合学案纸笔性评价。
思考的问题只是形式,所学的知识才是主体。梳理思路。
课堂小结:针对学习目标123进行针对性的总结。
根据其他人的回答,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校正。
根据时间进行安排,可进行齐答或是默写填空的方式进行评价。
落实知识点。
当堂检测
基础知识,易于掌握
终结性评价查缺补漏,
当堂订正,课下纠错
再次落实
拓展作业:
以巴加莫约港的扩建和坦赞铁路的提升为例,思考中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合作的可能性。
有学生此前接触过该部分内容,可以尝试表述
主要培养学优生,重在思维的引导
为八年级中国地理的学习进行铺垫
课件35张PPT。撒哈拉以南非洲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地图和资料,读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说出撒哈以南非洲人文地理特征。
2.能够利用地图和资料,评价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的条件及状况。
3.能够利用资料,通过讨论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出路。原料:可可思考一:撒哈拉以南非洲是贫穷还是富有?(P63-64)现象长期殖民掠夺
矿产资源丰富
水热充足,气候条件适合农业生产
贫富差距大,购买力有限
经济结构单一
广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高原大陆日照资源 水能资源丰富
思考二:人口增长迅速是由于环境优越/恶劣?优越水热充足,
发展种植业条件优越印度热带季风气候,发展种植业条件优越气候热带 气候广布,全年 ,分为干湿两季。食物来源广泛,食材丰富环境恶劣所以:人口增长迅速是由于环境优越/恶劣?人口问题增长过快导致了人口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思考三:国际援助是否有用?无偿粮食援助冲击市场,本地农民血本无归。面对瘟疫,当地力量束手无策。能够提供工作机会是当务之急所以:国际援助应在哪些方面?思考:出路在哪里?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贫穷与发展问题
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课堂小结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自然和人文特征。
位置 地形 气候 人种 民居
2.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经济的资源,发展状况。
丰富 长期 经济发展 。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问题及出路。
控制 增长 改善 生产 保护 。
当堂检测1.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位于
A.北温带 B.热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大多是
A.平原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当堂检测3.撒哈拉以南非洲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当堂检测4.撒哈拉以南非洲最主要的人种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统民居是
A.茅草屋 B.高架屋 C.碉房 D.冰屋当堂检测6.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济基础薄弱
B.矿产资源丰富
C.曾经长期遭受殖民掠夺
D.经济发展缓慢当堂检测7.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发展,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B.改进粮食生产
C.保护生态环境
D.改善就业状况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与中国如何合作?著名海岸塞拉利昂——胡椒海岸
科特迪瓦——象牙海岸
加纳——黄金海岸
贝宁——奴隶海岸传音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评测练习】
当堂检测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位于
A.北温带 B.热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大多是
A.平原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3.撒哈拉以南非洲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撒哈拉以南非洲最主要的人种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统民居是
A.茅草屋 B.高架屋 C.碉房 D.冰屋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分)
6.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叙述,完成填空:
曾经长期遭受( ),( )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但经济发展速度较( )。
7.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措施包括:
A.控制( )的过快增长
B.改进粮食生产
C.保护( )
D.改善就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