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再回侏罗纪
知识点:省略细节/剪影效果
知识点
课时设置:2课时
教学对象:7-9岁
工具材料:彩色卡纸、勾边笔
教学目标:
1、学习侏罗纪时期植被的特点,把握恐龙剪影效果下的外形及动态特征。
2、通过观察,让学生对比恐龙之间的区别,掌握几种恐龙的画法,进行外形简化并勾勒涂黑。
3、欣赏侏罗纪时期恐龙的图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恐龙科普知识的了解。
教学重点:
1、抓住恐龙形态和动态的刻画
2、植被的添加,故事情节的丰富。
课题引导: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恐龙博物馆呀?见过恐龙遗址吗?恐龙是距今1亿3千万年前地球上爬行动物的总称。它们的种类很多,身体大小、形状、生活习性各不相同,陆地、海洋、空中都是恐龙类爬行动物的活动场所。恐龙灭亡的原因至今没有定论,但应看到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当时外界环境的改变与恐龙内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
同学们,我们比较常见的恐龙种类都有哪些?(板龙、蛇颈龙、剑龙......)
恐龙都生活在哪个时期呢?
侏罗纪是一个地质年代。当时恐龙成为陆地的统治者,翼龙类和鸟类出现,哺乳动物、淡水无脊椎动物的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及昆虫迅速发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发挥联想来创作一幅关于恐龙的美术作品吧!
作品要求
作品中恐龙的数量要求最少要创作4~5只。
并且每只恐龙形态和种类以及动态都要有变化。
注意画面中点线面的处理。
课题延伸:
侏罗纪时期是生物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段。在这个时期,生存繁衍着巨大的恐龙种群!当时是它们统治着整个地球。但是后来,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消失了,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呀!恐龙灭绝的原因众说纷纭,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查阅一下资料吧!
侏罗纪时期,地球上要比三叠纪时拥有更多的独立陆块,导致海岸带增多。整个侏罗纪世界,大多数时期处于温暖和潮湿。当时繁盛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如今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丰富的煤炭资源。尽管那时有局部的干旱地区,但绝大多数盘古大陆,均处于郁郁葱葱的绿洲。劳亚大陆和南部的冈瓦纳大陆生物群,在许多方面,仍然十分独特,动物群具备了较多的洲际色彩。
课题解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和孩子们一起”穿越“到了侏罗纪时代,我们欣赏了很多种不同的恐龙,领略了侏罗纪时代的魅力。
本节课孩子们通过图形概括归纳和剪影的效果创作出一幅幅具有神秘色彩的侏罗纪时代恐龙的作品。孩子们画的非常棒,让孩子们来解读一下画面中精彩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