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育 篮球运球 教案 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体育 篮球运球 教案 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9-08-01 08:3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运球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鼓励学生通过练习与体验,探寻和纠正技能动作,启发学生自学自练、互帮互学,并逐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章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序的组织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得到技能的逐步提高,心里的愉悦与满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初步体会练中生疑、练中思疑、练中释疑的体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通过对篮球运动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锻炼身体,促进力量、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学会了篮球的简单动作,并能够通过游戏的形式体验到篮球的魅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年级低、年龄较小,力量素质较差,因此对他们完成动作的要求并不高。本次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切入点,安排了学习内容与方法,以自主探究的模式引出原地运球技术动作,让学生在持续的练习中找到原地运球的正确方法。?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了解,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浓厚,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在运球时控球能力和运球高度及运球时的节奏掌握,本课充分利用“竹片、笑脸贴”等多种的纠正手型方法去解决学生的随球、迎球的正确运球方法。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来提高学生高运球的节奏,从而提运球时的动作质量?,本次课为本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说出原地运球的正确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使80%的学生学会五指分开、掌心空出和随球、迎球的运球手法。20%
学生能用手臂带动手腕、手指按压球,并较好的控球及保持运球的连续性,根据音乐节奏变化基本掌握高、低运球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素质?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手指与球的接触部位、掌心空出,按拍时随球与迎球的动作?
2.教学难点:手腕带动手指按压球,控球能力与运球的连续性以及身体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方法与学法:?
1、教法:a语言法(讲解、口头评价)?
b直观法(动作示范法、演示法)?
c预防与纠正错误法(贴笑脸做标记)
?d游戏竞赛法(游戏法、竞赛法)
?e合作学习法(多人练习)?
f自主探究法(设置问题,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
学法:观察法、模仿法、练习法??
教学程序:?
(一)开始热身部分?
采用以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导入,一是兔子舞篮球热身,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定队形和动作进行兔子舞,在兔子舞中融入篮球的一些球性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兔子舞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兔子舞过程中熟悉球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二是通过做“球操”来活动一下大关节部位的拉伸,同时也将(随球、迎球)的辅助练习内容渗入进去。三是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教师设置问题:我们学生都认识哪些篮球明星?你知道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是怎样运球的?有哪些运球的动作,我们同学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新能力,在规定的范围内你能做出哪些运球的姿势手法?最后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不同运球姿势(拍球、运球)导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原地运球)和教学重点(随球、迎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学习主教材做好身体和心理准备。?
(二)学习提高部分?
(1)直观教学,教师先通过不同面的讲解并示范原地运球的辅助练习,充分利用竹片的杠杆原理,使学生体验上下随球、迎球的动作要领,建立正确的运球手型,通过集体练习,教师指导来提高学生对原地运球的正确动作的掌握。??
(2)纠正错误动作练习,有些学生在按拍球的时候做不到五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的动作,很容易导致球丢掉,为解决错误的动作,教师通过“笑脸贴”贴在学生的掌心做标记的纠正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去控制拍球的部位。?
(3)节奏练习,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练形式,教师设置音乐节拍带学生练习原地运球,然后根据不同节奏变化导出高运球、低运球动作,让学生体验连续运球的动作,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
(4)转移练习:一边听音乐运球,另一边教师通过出示手中的展板,让学生记住展板上的内容,同时把内容读出来,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解决学生眼看前方的陋习,还可以在展板中融入篮球规则与裁判法的相关知识,可以作为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属于运球违例,并教会学生学会裁判手势的正确动作,使学生知道如何正确的运球。?
(5)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两个人一组,按照教师布置的场地先进行两人交换位置的运球(球不动、人动)练习,然后进行抢球游戏,让学生在抢球的过程中体验对球的保护动作,同时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教师巡回指导,通过游戏练习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良好学习品质。?
(6)因材施教:在学习中会出现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对于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对于掌握动作不佳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因材施教,让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7)下肢体能练习:在地上放置训练绳梯,通过设置不同的下肢力量练习,提高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发展学生体能,同时也起到了全面性的锻炼原则。?
(三)整理恢复部分?
1、本节课整理恢复部分通过设置音乐和“意念”情境放松,使同学们在欢乐的情境下完成学习,通过放松肢体,使学生们从一个静态到动态再到静态的全过程调节,使学生身体、心理恢复到初始状态,为有效的上好下一节课做好准备,达到超量恢复。?
2、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初次练习,同学们都能基本的掌握原地运球的正确动作,且能够说出重难点,每位同学在分组练习和团队游戏环节中都能够很好的把自己最棒的一面展现出来,也能够较好的遵守游戏规则。?
八、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70%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原地运球的正确手法,30%的学生能够较好的控制球,掌握运球的节奏变化,说出重难点并掌握。?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偏上,最高心率150次/min左右,平均心率130次/min左右,练习密度为75%左右。?
九、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问题: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原地高运球新授课,学生课堂安全问题?预防: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环节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问题:场地设置和器材的选用问题?
预防:课前认真检查场地器材和设施的完好使用?
问题:本节课运动强度较大,练习密度高,学生身体很容易疲劳?预防:通过设置小组长分组保护与帮助每组的成员?
十、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
1、?课前15分钟提前布置好教学场地,课前5分钟进课堂检查场地器材是否完好,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
2、课后及时回收器材,引导学生将器材完好的回收,为下次的课堂做好准备。?
十一、布置课后作业:通过鼓励与表扬,使学生在心理活动上获得成就感,再从表扬的过程中提出课后作业(自主学习篮球裁判规则和提前认知行进间运球技术)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在课堂参加锻炼活动,课余、放假、以后我们都要坚持运动,借此来传播学生对终生体育的认识。?
十二、注意安全事项:本节为篮球课、由于场地器材等因素,学生在练习和游戏的过程中务必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游戏规则,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在激烈比赛的运动中,学生应自觉遵守竞赛规则,避免运动损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