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凤阳花鼓
双条鼓
X
X
X
“得儿飘”
“另当”
这些衬词的作用
衬词(“得儿”
“另当”是锣鼓敲打的声音)为模仿花鼓、小锣的象声词,“飘一飘”模仿的是跳舞时的形象。衬词的加入,虽然没有实际的文词含义,但是却极好的渲染了欢快的气氛。演唱时要唱得轻巧跳跃,表现出小鼓声的清脆,有弹性
。
《凤阳花鼓》仅使用了1
2
3
5
6五个音,这五个音在中国古代分别被称为宫、商、角、徵、羽,是典型的五声调式。结束音是确定调式名称的重要标志,如落在do音上,称为五声宫调式。
旋律基本相同,演唱形式不同。
听一听
接下来我们欣赏的这首民歌与安徽民歌
《凤阳花鼓》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节奏游戏
同学们再见
∈eW8
作会
作曲張王狸
凤阳花鼓
安徽民歌
53235
35615
55165325321
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
11955321235-55165325321
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个凤阳歌,
532123521621
53216
5321.61
凤阳歌
哎哎哎嗬。得儿另当飘一飘,得儿另当飘一飘,
510510532123521621
得儿飘得儿飘,得儿另当飘得儿飘得儿另当一得儿飘。
551
手拿着
5321235|21921
凤阳歌
哎哎哎嗬。
昵图网mmm
53212352192
得儿另当飘得儿飘得儿另当一得儿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