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复色》(色彩画)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认识产生复色的原理,并能混合出复色。使学生初步了解色彩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和学习运用复色以丰富画面的技能。
三、教学重点:
认识产生复色的原理,并能混合出复色。
四、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色彩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和学习运用复色以丰富画面的技能。
五、教学教具:
原色—间色—复色的示意图、复色效果明显的的日用品。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间色有几种?客观存在是怎样调出来的?
师生漫谈自然景色、生活物象,各类美术品迷人的色彩,使学生产生对色彩的好奇心与兴趣。
二、欣赏: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中两幅色彩作品及教师准备的图片或实物。
提示:这些色彩是怎样调出来的?它是以不同分量的红、黄、蓝三原色调合而成,称为复色。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许多物体的色彩都是复色,其变化极为丰富,有了复色色彩,世界更多姿多彩。
三、教师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挂起准备好的纸,边解说边示范:
以原色红、黄相调产生间色橙,在间色橙中加进另一种原色蓝,调合成的颜色就是复色。分析复色的色彩成份:橙(红+黄)+蓝=蓝灰(复色蓝色分量多,因而叫蓝灰色),即红、黄、蓝三原色不同分量的调合。根据这个方法(公式),用两种色相不同的间色,或三原色,或一原色和另一种间色的调合,都会产生复色。某一种复色的分量增减都可产生不同色相的复色。演示后,指导学生辨认红灰、黄灰、蓝灰的色相。
四、作业:指导学生在画纸上以自己的喜爱的各种方格、几何形的排列组合,产生有趣的格子,在格内填上调出的种种复色。看谁调的复色多。
五、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六、讲评: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效果(从深浅、数量、画面总效果评析)。
七、板书:
复色(色彩画)
间色 原色 复色
八、后记: 学生的作业中格子面积太小,在涂色过程中较费劲而且慢。
《春节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