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故事
一、教材分析
在我们生活的地下,有着许许多多奇妙的故事。每当看到小蚂蚁背着沉重的食物爬到地下的洞里,真想掀开地皮看看地下的蚂蚁王国有多大,蚂蚁们是怎么生活的;每当听奶奶讲起牛头马面和阎王的故事,就吓得心惊肉跳;世上真的有《西游记》里所说的“无底洞”吗?听说,地下有十八层呢……
还有那深埋在地下数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原始生命、古代遗迹和宝藏……
地下的能源很丰富,地下的矿藏多得数也数不清,还有石油、煤和天然气……
地下的水资源丰富,但听说有的地方和城市因为过度地汲取地下水,导致整个城市在下沉呢……
所有的植物的根都深深地扎在地下的泥土里,从地下汲取养料和水分,一天天长大。
地下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有的动物到了冬天都要到地洞里去冬眠,因为那里冬暖夏凉。
地下——现代和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地铁、地下隧道、地下广场、地下室、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酒吧、地下管道、地下储藏室、地下……
看过《地道战》吗?在那抗日战争的年代,那些如迷宫一般的地道,曾经吓得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
地下的故事真不少!
学生经常表现的是关于地上的故事,地下对学生来说多了一份神秘、陌生和新奇。低年级学生在区分地上和地下的方位时,往往都画一根细细的地平线:线上的是地上,线下的是地下。我们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和想一想地下的动物们在忙些什么;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去田地里挖一挖泥土,或到墙角翻一翻石块,找一找蚂蚁洞。学生所表现的是地下的一个横截面,但又必须把所有在地下空间的事物安排在同一个透明的平面上,并且使每一个层面的故事生动有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能创作有关地下的事物的想象画。
2.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空间概念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创造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简单的构图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画出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内容。
难点:地上的故事学生经常画,但对于地下,学生缺少感性的经验与认识。因此,对于地下空间感的合理表现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创造,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课前准备
(学生) 蜡笔、彩色水笔、画纸等常规用具
(教师) 教学课件、范作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乘上通往地下迷宫的地铁,去游览一下地下的风光。”
(1)用课件或教师讲述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下的情景,并引出课题。
(2)课件或故事里可以出现一些如植物的根、住在地下的动物的家、小动物、地下矿藏、地下隧道、溶洞、人类的地下建筑以及神怪等内容。通过教师的描述或课件的展示,猜一猜那是什么。激起兴趣,引起联想。
(教学建议:可以模拟一些从地下发出的声音或观看有关地下的影片。)
2.启发想象。
创设情境,以个别交流或小组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继续参与故事的创编,想想在地下旅行过程中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和看到的景象。
3.构图练习。
(1)出示教材中的4幅构图,说说这几幅画中哪幅画较好地表现出了地下的故事。为什么?
(2)教师小结:地下的故事应该主要表现地表以下的内容,但也要表现小部分地上的景物,以区分地上和地下。
(3)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进行简单的构图分析和表现内容的讲述。
(4)思考:地下的生物是怎么进出的?地下建筑是横向发展还是向地下纵深发展的?
4.创编故事。
(1)把创编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景物和事物写下来,把路线标出来。
(2)创作一些活动的有简单故事情节的人物或动物。
(3)表现地下的泥土、沙石等。
(4)表现地上的景物、地下的入口处和忙碌的生命。
5.展示评价。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关注他人的作品。
6.课后研究。
(1)哪些动物是生活在地下的?
(2)地球的内部世界是怎样的?
(教学建议:本课也可以采用4人小组形式,以“地下探险活动”为主题进行集体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