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内容>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引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第一目“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1)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逐步展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新形势下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篇章。
(2)扩展。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政治保证、立国之本。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严重曲折。面对党内外出现社会主义思想的混乱,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称为“南方谈话”。“南方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3)地位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92年中共十四大科学概括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高度评价,提出必须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第二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国际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新的形势对我们的思想认识提出新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三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2007年中共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一个整体,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第四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会上,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丰富,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理论性学习有一定困难,需要加以引导。初中生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形成,加强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过程。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理解中国必须长期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并不断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教学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教学难点>
本节课涉及到的政治理论多,相关历史背景跨度大,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2018年11月13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行动指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 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逐步展开。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
2、 理论提出与扩展
(1)提出——中共十二大(1982年)
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面大旗,引领着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2)扩展——中共十三大(1987年)、南方谈话(1992年)
中共十三大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师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南方谈话。教师介绍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使学生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视察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①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②社会主义的本质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⑤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⑥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地位确立——中共十四大(1992年)、中共十五大(1997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中共十五大通过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评价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学生活动)思考: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教师活动)引导: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设计意图)理解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培养学生探究思考和归纳能力。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奋斗
目标,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及评价。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设计意图)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及评价。引导学
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重点知识。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展示大会主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说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评价。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指出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
持续是基本要求。结合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现实状况,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
维能力。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展示大会主题。
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学生活动)了解十八大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展示大会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认识到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学生活动)思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意义?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与时俱进,认识到党的领导的先进性、创新性与科学性。
课堂小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板书设计>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背景
2、理论提出与扩展
3、地位确立
4、评价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