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装饰画
《 装饰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也是线条系列的一部分,由于线的变化带来的魅力和易学便画的条件,在对于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中,线描画对孩子来说,是最富兴趣、最为便捷,也颇为有效的绘画之一。线描画又叫线描装饰画。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体验、感悟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及其美感的同时。学会从自然中吸取丰富的形状,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概括、提炼、加工,,让孩子给以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变化出孩子眼中的线描世界,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十二、三岁,正处于“视觉写实期”向“客观写实期”过渡。这一时期的孩子能通过感观对实物进行具体描画,能注意描画物象的细节,力图真实地反映现实,已经由平面的思维向立体思维过渡。能用线表现面,由面组成体,能用线表现空间前后的遮挡关系,这一时期应该注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可逐步把一些基础理论渗透给学生,如透视知识、构图知识、结构比例等,用理论指导他们走上正规的绘画道路。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不正确的教法会影响孩子的进步和成长。不可用成人的眼光去苛求孩子,而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童心、童趣和对世界的认识。可以让孩子自由地抒发他们的情感和想像力,展现自己特有的天性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能力: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线描)创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变化的线条对自然物象进行提炼、加工、装饰。创造出有美感的装饰画作品。
五、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六、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七、教法:谈话法、启发式、欣赏分析法。观察比较法、
八、学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合作学习
九、教学用具:图画纸,水彩笔、铅笔,勾线笔粗细各一支。
十、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装饰画和写实绘画各一幅,从欣赏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引入装饰画这一概念。
2、课件出示课题:装饰画
(二)、讲授新课
1、定义:装饰画是一种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
过渡语:装饰画与写实画有什么区别呢?
2、课件出示装饰画特征:
装饰画的特点:装饰画与写实画不同,它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作画,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
过渡语:你对装饰画还有哪些了解呢?上节课我布置大家回去查资料了下面来检验一下。
3、让学生汇报搜集的有关于装饰画的资料
学生分别从装饰画的起源、题材、分类、等方面说一说。
4、总结过渡:装饰画的种类太多。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种,手绘作品装饰画。我们以非常实用的线描装饰画为主来学一学绘制装饰画。:
5、讲解线描装饰画的概念。
线描装饰画:线描装饰画简称线描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像,运用单色笔先用线条勾画自然物象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再运用点、线、面、进行装饰美化的艺术品。
6、出示线描装饰画作品欣赏
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线描装饰画是怎样画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画法步骤。
7、出示线描装饰画的画法:
1)、先用长线勾画自然物像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运用变形手法省略局部和细节,简化大的形体。
3)、在画面经过适当省略和变形后,根据构思和
构图需要以添加法丰富局部形态使构图饱满。
4)、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像进行局部或整体装饰、夸张、美化。
8、针对步骤2出示范画并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9、针对步骤4出示课件欣赏让学生直观上理解什么是点线面,以及点线面的组合变化规律。
(三)、创作作品:
学生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四)、展示作品:师点评
(五)、总结:从今天学生的作品上来看,同学们能够对今天学习的装饰画知识活学活用。下结课继续学习装饰色彩。来更好地表现装饰画。
(六)、板书设计
5、装饰画
构图:均衡、和谐
造型:夸张、变形
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 装饰画》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欣赏环节,学生在区分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上,有一个回答的错误,我没有及时纠正,就是写实画的色彩学生说单一,这是明显的错误,写实画的色彩变化也很丰富,只是没有装饰画那么夸张。学让学生看画找特点的时候延误的时间太多,学生的知识有限不能够高度地概括出装饰画的特点,师可以引导着学生去说,再设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边看师边引导说例如:同学们看这幅画在布局上,多不多?内容上够不够丰富?如果把除了主体之外的这些细节都删去,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对于表达主体的效果会不会有之前的好?(装饰画要求构图在整体上要和谐统一。所以一些细节起到装饰作用不能删除)。你在画装饰画时除了主体想表现的之外,可不可以加点装饰的东西,使画面看起来更加饱满。是可以任意添加?还是要根据画面主体内容的需要。在造型上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去理解,例如:这幅画的植物叶子是用什么样的线条去表现的?为什么这样表现呢?如果表现叶子的线条不这样夸张又会怎样?如何使叶子造型看起来更夸张?(采用变形的艺术手法,使线条看起来更具有装饰性。更具有形式美的特征。)还有设计浏览装饰画有关资料这一环节显得多余还延误时间,在下一次设计时可以留给学生回去查找资料自学完成。可以把这一环节改为欣赏更多的装饰画形象资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改画这一环节可变为给各小组分发装饰画半成品根据学生的特长,给画增色。看着画再构思。即节省时间又使整体参与到了学习过程。总结延伸的环节可以设计为让学生回去把没完成的部分完成,把画装裱,装饰美化自己的房间。
《装饰画》说课稿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了作用: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也是线条系列的一部分,本课编辑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一步体验线造型带给人美感的同时,了解,体验、感悟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及其美感。
说教法: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以欣赏、分析法为主,还采用了讲授、谈话法。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能力: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色彩)创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四、说教学内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装饰画。
五、说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六、说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七、教学用具:图画纸或刮画纸,铅笔,勾线笔。
八、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欣赏导入)一幅装饰画和一幅写实画进行对比,引出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区别:装饰画与写实画不同,它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作画,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引出课题:装饰画
(二)、讲授新课:
装饰画的特点:构图:饱满、
造型:夸张、变形
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对照丁绍光的重彩画作品讲解如何使构图看起来饱满,线条看起来概括,丰富,富于变化。
简介“云南画派“代表丁绍光及其艺术作品的特点。
浏览有关装饰画的资料:概念、题材、起源、分类。
出示两幅装饰画的半成品,几名学生到黑板前边来添画。师在下边总结:欣赏与临摹的作用。艺术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习惯培养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三)、创作作品:
学生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四)、展示作品:师点评
(五)、总结:从今天学生的作品上来看,同学们能够对今天学习的装饰画知识活学活用。下结课继续学习装饰色彩。来更好地表现装饰画。
(六)、板书设计
5、装饰画
构图:饱满
造型:夸张、变形
色彩:鲜明、对比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