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课题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经历比较角的大小的研究过程,体会角的大小比较和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的一致性;
2.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和补角、余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
数学思考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的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并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定义解决有关角的计算问题.
问题解决
会比较角的大小,能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补角、余角的性质计算有关角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三角板拼角,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比较角的大小的研究过程,体会角的大小比较和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的一致性.
教学难点
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定义结合角的和、差关系解决有关角的计算问题.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问题:
(1)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线段的长短比较,大家还记得是怎样来比较的吗?
(2)角的大小比较能不能类比线段的长短比较方法呢?如果能,又该怎样比较呢?
学生回忆并回答,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迁移或类比方法.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师:回顾小学认识的各种角,我们来通过动画演示它们的形成过程,由此得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我们应该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前面学过的一些方法在这儿能否借鉴?
图4-5-10
生:锐角小于直角,直角小于钝角,钝角小于平角.
生:可以通过用量角器度量出角的度数来比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线段的长短比较,大家还记得怎么比较吗?
生:度量法、叠合法.
师:那角的比较能不能类比线段的比较方法呢?如果能,又该怎样比较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角的度量、角的表示方法以及小学学习中关于锐角、钝角、直角的概念,通过类比,让学生学会角的比较方法.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1】 师:怎么叠合呢?大家通过自学找到答案了吗?
生:先把一个角的一边与另一个角的一边重合,另两条边均在重合边的同侧,看另两条边的位置.当另两条边也重合时,两角相等;另一条边落在内部的角小,落在外部的角就大.
师:角的大小与两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是否有关?
生: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度就越小.
教师通过活动投影演示,两个角设计成不同颜色,有三种情况,如图4-5-11:
记作:∠AOB=∠COD记作:∠AOB>∠COD记作:∠AOB<∠COD
图4-5-11
生:还可以利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然后再进行比较.
师:比较角的大小主要采取:①量出度数比较大小;②剪下来叠和比较;③根据类别直接得到大小三种方法.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练习:根据图4-5-12,求解下列问题:
图4-5-12
(1)比较∠AOB, ∠AOC,∠AOD,∠AOE的大小,并指出其中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2)试比较∠BOC和∠DOE的大小;
(3)小亮通过折叠的方法,使OD与OC重合,OE落在∠BOC的内部,所以 ∠BOC 大于∠DOE .你能理解这种方法吗?
(4)请在图中画出小亮折叠的折痕OF, ∠DOF与∠COF有什么大小关系?
【探究2】 师:同学们还记得线段中点的定义吗?怎么用几何语言描述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然后把角的两边对折,展开以后你会发现折痕把角分成了两个角,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又和原来的角有着怎样的等量关系?
生1:我用量角器量出这两个角大小相等.
生2:不用量也相等,因为它们是折叠产生的角.
生3:它们相等,都等于原来角的一半.
教师引出角平分线的定义:在角的内部,以角的顶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对这个定义的理解要注意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一条直线,也不是一条线段.
师:类比线段的中点,你能用几何语言来描述角的平分线吗?
图4-5-13
生:因为OC是∠AOB的平分线,所以∠AOB=2∠AOC=2∠COB或∠AOC=∠COB=∠AOB .
【探究3】 补角、余角的概念和性质
同学们将你准备好的含45°角的三角板与同桌的放在一起,你能用其中的两个角拼成一个平角吗?能拼成一个直角吗?
除了用三角板拼出平角和直角外,你能举出两个角的和是平角或直角的例子吗?
互补、互余的概念: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那么我们就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如:如果∠1+∠2=180°,那么∠1与∠2互补.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一个直角,那么我们就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如:如果∠1+∠2=90°,那么∠1与∠2互余.
例 如图4-5-14,∠1=∠3,∠1与∠2互补,∠3与∠4互补,那么∠2与∠4有什么关系呢?
图4-5-14
解:因为∠1与∠2互补,所以∠2=180°-__∠1__.
因为∠3与∠4互补,所以∠4=180°-__∠3__.
又因为∠1=∠3,所以__∠2__=__∠4__.
通过例题得出补角、余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1.适时的练习,巩固了上面所学知识,并为下面学习内容的展开作了铺垫.通过动手拼三角板,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学生通过操作很容易得出补角、余角的概念,然后通过例题得出互补、互余的性质.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如图4-5-15,点O在直线AB上,OD,OE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则 ∠EOD是多少度?
图4-5-15
例题进一步巩固角平分线的性质.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拓展提升】
例2 如图4-5-16,O是直线AB上的一点,已知∠AOC=50°,OD平分∠AOC,∠DOE=90°.
(1)请你数一数,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____________个;
(2)求∠BOD的度数;
(3)试判断OE是否平分∠BOC,并说明理由.
图4-5-16
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当堂训练】
1.教材P149练习T1,T2;
2.教材P150习题4.5 T1,T2,T3.
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一、角的比较:度量法,叠合法
二、角平分线:
概念:
性质:
三、补角、余角
例题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通过复习回顾,创设情境引入等逐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为生活生产服务.通过身边问题的提出,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
②[讲授效果反思]
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学会观察、发现、归纳等学习方法,是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判断角是否有大小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轻视技能训练,让学生仔细辨别、深入探讨、认真挖掘,并让学生尝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初步达到了知识的“内化”.
③[师生互动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