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等比数列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1 等比数列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03 10:0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2.4 等比数列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旧知回顾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同一个常数
公差(d)d可正可负,且可以为零 一位数学家说过:你如果能将一张纸对折38次,我就能顺着它在今天晚上爬上月球。这个实例所包含的数学问题:新课引入提出问题 ①回忆等差数列的概念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
②阅读课本本节内容的4个背景实例,领会实例所传达的思想,写出4个实例所得到的数列。
③观察数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④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怎样用恰当的语言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⑤类比等差中项的概念,你能说出什么是等比中项吗?他与等差中项有什么不同?
⑥你能举出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例子吗?
⑦类比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你能推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吗?
⑧类比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你能说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吗?观察这几个数列,看有何共同特点?细胞分裂个数可以组成下面的数列:
1, 2, 4, 8 , ….2.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如果把“一尺之棰”看成单位“1”,那
么得到的数列是
1, ____,____,____, ….3. 一种计算机病毒可以查找计算机中的地
址薄,通过邮件进行传播.如果把病毒制造
者发送病毒称为第一轮,邮件接收者发送
病毒称为第二轮,依此类推.假设每一轮每
一台计算机都感染20台计算机,那么在不
重复的情况下,这种病毒每一轮感染的计
算机数构成的数列是:
1, 20, 202, 203 , ….4. 除了单利,银行还有一种支付利息的
方式——复利,这种复利计算本利和公
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 例如,现在存入银行10 000元钱,年
利率是1.98%,5年内各年末得到的本利
和(单位:万元)组成了下面的数列:1.0198, 1.01982, 1.01983, 1.01984, 1.01985.观察这几个数列,看有何共同特点?1, 2, 4, 8, 16, …,263; 1, 20, 202, 203,1.0198, 1.01982, 1.01983, ……;.①②③④观察这几个数列,看有何共同特点?1, 2, 4, 8, 16, …,263; 1, 20, 202, 203,1.0198, 1.01982, 1.01983, ……;.①②③④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第一项与前一项的比
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比 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q,q≠0)。等比数列概念课堂互动(1) 1,3,9,27,81,… (3) 5,5,5,5,5,5,…(4) 1,-1,1,-1,1,…是,公比 q=3是,公比 q= x 是,公 比q= -1观察并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是,公比 q=1(5) 1,0,1,0,1,…(6) 0,0,0,0,0,…不是等比数列不是等比数列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一:(累加法)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方法一:累乘法… …方法二:迭代法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的定义 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就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
在这个定义下,由等比数列的定义可得
例1: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
经过一年剩留的这种物质是原来的84%,这种物质的半
衰期为多长(精确到1年)?分析:
时间: 剩留量:
最初 1
经过1年a1=0.84
经过2年a2=0.842
经过3年a3=0.843
经过n年an=0.84n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解:设这种物质最初的质量是1,
经过n年,剩留量是an ,
由条件可得数列{ an }是
一个等比数列。
a1=0.84,q=0.84,
an=0.84n=0.5.
解得n=4.
答:这种物质的半衰期大约为4年.例2:根据图中的框图,
写出所打印数列的前5项,
并建立数列的递推公式,
这个数列是等比数列吗?把③代入① ,得把②的两边分别除以①的两边,得解:设这个等比数列的第1项是 ,公比是 ,那么例3: 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与第4项分别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与第2项.课堂互动 课堂小结1.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的学习内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简单的应用,等比数列的证明方法。可让学生对比小结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知识,对比各自性质的异同,让学生用列表的形式给出。2.教师点出,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学会了探究新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领悟凝练数学思想方法。课后作业; 课本P53 习题2.4 A组 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