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课题导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威震四海。
他自称始皇帝,希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世。
秦始皇有没有如愿以偿呢?
没有。秦二世而亡。仅仅十几年
那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为什么会是个短命的王朝呢?
这节课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目标1、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2、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温故知新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有哪些功绩?统一了全国。
制定了巩固统一的措施。
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
但他急于求成和暴虐。 暴政表现徭役兵役繁重赋税繁重刑法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 一、秦的暴政自主学习1。填空,展示(2+2)据史记载:秦朝税收20倍于古代,三分之二的收成交给国家。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现象。2/3史料分析1、赋税沉重丁男披甲,丁女转输 《汉书·刑法志》2、徭役、兵役繁重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思考一下:
这四项工程的共同点是什么?工程规模的共同特点:规模巨大,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讨论:繁重的徭役、兵役有怎样的影响?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造成田无人耕,衣无人织,秦的统治不稳。3、刑罚严酷秦法规定:一人犯死罪,亲族都要处死,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要受牵连,叫“连坐”。
死刑有腰斩、枭首、车裂等十多种。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些记载说明秦代的刑法有什么特点?秦朝刑法严酷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指鹿为马 秦二世,即胡亥。从赵高学习狱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与赵高、李斯勾结,阴谋夺得皇帝位置,秘不发丧,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公子扶苏,当上二世皇帝。秦二世昏庸残暴,使秦朝加速走向灭亡。《指鹿为马》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墓地的工匠全部活埋,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这段话表达了杜牧的什么观点?
你赞同吗?知识拓展评价秦始皇秦始皇的功绩:他重用人才,统一六国,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讨论分析秦始皇的过失:他刚愎自用,拒谏饰非。他修建豪华的宫殿(阿房宫等)、陵墓(秦始皇陵)和万里长城,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他以刑杀为威(如:“焚书坑儒”),极其残暴。因此他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讨论总结: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秦朝的暴政秦朝的暴政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秦二世的残暴统治秦末农民起义社会矛盾激化刑法严酷认真阅读教材第48-49页,找到以下相关历史信息,并在课本中及时作出标注。
二.陈胜、吴广起义失期,法当斩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将军(陈胜)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直接原因-------因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原因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启示:君主治国要实行仁政。1、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公元前209,大泽乡) 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的施政有什么因果关系? 秦的施政黑暗,已经使人民不堪忍受,陈胜、吴广起义只是时间问题。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前209年2、过程: 3.结果
大泽乡(前209年)→陈(张楚政权)→陈胜、吴广牺牲 →起义失败九百多人几十万人政权名称:张楚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根本原因: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1.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秦王朝,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讨论分析4.历史功绩项羽: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刘邦:公元前207年率军入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灭亡。 大败秦军主力 “破釜沉舟” 以少胜多 秦末农民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陈胜、吴广领导,时间约半年。
第二阶段: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推翻了秦王朝,历时两年半。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公元前207年项羽的农民军PK秦军项羽取得胜利以少胜多的战役咸阳 6、公元前207年,刘邦进军咸阳,秦朝灭亡 呼,秦朝终于被推翻了,战争终于结束了!老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小东三、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项羽刘邦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__。1.楚汉之争的目的、交战双方、结果是什么?
2.项羽失败、刘邦获胜的原因?楚汉之争争夺帝位刘邦PK项羽刘邦获胜项羽刘邦西楚霸王汉王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二: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2.项羽失败、刘邦获胜的原因?刘邦得民心刘邦善于用人项羽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项羽失民心楚汉之争 刘邦项羽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广纳人才,善于用人,势力壮大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反抗秦的暴政农民阶级帝位之争 封建地主阶级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农民战争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垓下之战刘邦最终战胜项羽性质 反对暴秦的农民起义 性质 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感受人民力量约法三章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你能说说关于刘邦、项羽的成语吗?故事学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经典诵读陈胜吴广项羽刘邦大泽乡起义打击暴秦巨鹿之战大败秦军攻入咸阳 灭亡秦朝楚汉之争建立西汉秦的暴政
农民起义
课堂小结,提炼升华1.“天下苦秦久矣”,是指( )
①赋税繁重 ②刑法苛严
③车同轨,书同文 ④徭役繁多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检测练习 (独立完成,全对点赞)3.孟姜女是中国古代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之一,她的夫君被征召修建长城,最后死于长城上。她上演了一段“哭崩长城”的故事,该故事反映了秦朝( )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是指( )
A.项羽、刘邦起义 B.国人暴动
C.牧野之战,奴隶倒戈 D.陈胜、吴广起义5.陈胜、吴广起义的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
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6.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与项羽有关的是( )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之争 ④建立张楚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