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0精品课件:考点突破(江苏专版附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10精品课件:考点突破(江苏专版附加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08 12: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六章 附加题
1. 文言文阅读: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
2. 名著名篇阅读: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对所论问题作分析,并就其艺术性作鉴赏
考查范围:江苏语文附加题为大学中文、历史、法律专业的选拔需要而设置。难度不大,要求主要包括:①不超出高考语文大纲;②不重复前面的考点;③有一定的创造性;④切实显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考查形式:考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阅读文言材料题,包括断句和简答两部分;第二部分为文学名著阅读题,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两种形式;第三部分是材料概括分析题,主要包括材料归纳题和表述题。 1. 文言文阅读题训练复习要适当扩大阅读面,掌握断句技巧,结合历史等学科知识拓展知识视野。特别注意对选修《史记》及《先秦诸子选读》的复习。
2. 文学名著阅读题一定抽出时间读规定篇目,及时注意各地最新模拟试题考点。
3. 材料概括题要求同现代文大致相同,但要随时关注社会、文化热点问题,着重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材料题,包括断句和简答两部分。所选语段不长,有故事性或有分析评论,便于出题,可能涉及文史知识。断句题对选文的整体或者部分进行断句,只断开,不加标点。简答题则注重知识面的拓展,涉及到语文学科以外的知识。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必须注意文言虚词的作用,它们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如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另外还需要切实掌握文言文的习惯句式。
简答题涉及到历史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扩展,特别注意对篇目和学术上特定称谓的理解和识记。除此之外,还要分析理解选文,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
经典解析【例】(1)(2008·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
是 非 颇 谬 于 圣 人 论 大 道 则 先 黄 老 而 后 六 经 序 游 侠 则 退 处 士 而 进 奸 雄 述 货 殖 则 崇 势 利 而 羞 贫 贱 此 其 弊 也 予 按 此 正 是 迁 之 微 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解题指导:文言文断句重点在于对文意的理解,我们要在读懂、读透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划分层次,注意文中标志性和关键性词语,然后通过默读,疏通音节,理清文意。
解析:“……则……而……”的相似句式,是断句的重要依据,中间的几句即可断开。前面“是非颇谬于圣人”显然单独成句。再看后面,根据判断句的标志,“此其弊也”和“此正是迁之微意”应该单独成句。这样,剩下的“予按”就不得不独立成句了。
答案: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2)“黄老”和“六经”分别指先秦时期的哪两个学派?
解析:“黄老”是指黄帝和老子。学说基本来源于战国时期道家学说,学派产生于战国中期,是原齐国稷下学宫一派,核心观点是“无为而治”。 “六经”为儒家经典著作。
答案:道家学派,儒家学派。
(3)写出这段文字提到的《史记》中的两个篇名。
解析:总体来看,语文附加题命制得还不错。首先,文言文阅读虽仅80多字,却涉及班固、司马迁、沈括三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涉及《史记》、《梦溪笔谈》两部杰作,涉及先秦时期的两大学派,涉及《史记》中的两个篇名,如此密集的信息显然远远超过必做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吴汉传》,很适合作为文科考生的附加题,确实能够考查出这个特殊群体的文化水平。
答案:《游侠列传》《货殖列传》参考译文 班固评论司马迁写的《史记》:“它的是非标准大大背离了圣人的是非标准。论述重要学说,先讲黄帝、老子,后讲六经;叙述《游侠列传》,贬低隐士,突出奸雄;撰写《货殖列传》,推崇势利,鄙视贫贱。这就是《史记》的弊端(见事不明的地方)啊。”据我考证,这正是司马迁精妙的用心。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语段,并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用斜线(/)给下列画线句子断句。
南宋词人,白 石 有 格 而 无 情 剑 南 有 气 而 乏 韵 其 堪 与北 宋 人 颉 颃者 唯 一 幼 安 耳 近 人 祖 南 宋 而 祧 北 宋 以 南 宋 之 词 可 学 北 宋 不 可 学 也 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解析:注意文中的句式与标志性词语。选段开头是一个对偶句,比较容易断开,后面注意“堪与……者,”“唯一……耳”,最后是两个选择句式。
答案:(1)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 (2)文中的“白石”和“幼安”各指谁?
答:
答案:姜夔和辛弃疾。
(3)王国维为何说北宋词不可学?
答:
答案:因为北宋词的情韵、格调、境界,并非普通人轻易模仿可得。 二 文学名著阅读
文学名著阅读题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两部分,选择题设五个选项,每个选项涉及到一个名著篇目,内容会涉及到主题、情节、人物、环境、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要求选出两个正确答案。两个简答题不会与选择题涉及的名著重复,出于对试卷卷面大小和学生阅读总量的考虑,将直接设题,不再出现文本材料,可能会对文学常识和艺术特色等进行考查,很可能以评价的形式出现。
经典解析【例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分别借用了我国女娲炼石补天和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材料。
B. 巴金的《家》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它必然走上崩溃的道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其中写了一个幼稚而大胆的旧礼教的叛徒——觉慧。
C. 《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彧在,决不会遭此大败,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
D.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E. 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除了金钱,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他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求医,也是因为妻子一死,她名下的财产就要分给女儿。
解题指导:文学名著选择题是在以前考查文学常识基础上的扩展,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文学名著考查题更加着重于考查作品的内容。做题时除了注意判断作品与作家是否对应以外,对于选项中的出现的情节、人物都要仔细考查,防止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解析:A前后错位。可以把《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或把“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和“我国女娲炼石补天”互换一下。C张冠李戴。荀彧、郭嘉都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但这里应为“郭嘉”。
答案:A C
【例2】(1)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
解题指导:根据江苏考纲要求,名著名篇考查题不涉及到具体选文,但命题者又希望考查更多的内容,所以这种考查一个作家多个作品中的人物又成为他们喜欢的方式。复习时要注意将平时的文学常识和课外名著结合起来,熟悉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的出处大有益处。
解析:鲁迅作品在中学课本中出现得最多,而文科考生除此之外,还要了解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的其他没有学过的小说。这里的五个人物,都来自《呐喊》,其中夏瑜、闰土在教科书中出现过,考生更应该熟悉。
答案:《药》、《风波》、《故乡》、《明天》、《白光》
即学即练1. 下面有关文学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是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有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
B. 小说《家》的故事发生在长江上游某大城市一家姓高的大公馆里,高觉民是这个大家庭的长孙,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
C. 《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主人公翠翠身上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理想。
D. 诗集《女神》体现着的是一种破旧立新,勇于革命的大胆叛逆的精神,郭沫若作为旧时代的逆子,以无比强烈的情怀呼唤着二十世纪革命风暴的到来。
E. 《哈姆莱特》取材于英国王子为父报仇的古老传说,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解析:B高觉民应为高觉新;E英国王子应为丹麦王。
答案:BE
2. (1)简述《红楼梦》中能体现王熙凤工于心计的一件事。
(2)“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献连环计?
答案:(1)计害尤二姐。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于是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
(2)《三国演义》,曹操、庞统。曹军战士多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在晃动的船上站不稳,庞统献连环计,建议用铁环将战船成排地串起来,士兵如履平地。这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
三 材料概括分析
材料概括分析题文段不会太长,内容可能涉及社会管理、人文、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涉及概括要点、分析解决问题、鉴赏等方面。从试题来看,主要分为归纳概括信息和阐述观点两个方面。
试题选文大都是实用类文本,侧重于社会热点问题。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考查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查学生思想认知水平和个性发展的能力。概括归纳信息题要始终围绕着选文的中心,理清选文的层次,做到脉络清晰,要点全面,并使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观点阐述题也要围绕选文中心,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背景,结合问题,特别要针对选文中提出的问题给以多角度的回答。
经典解析【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留存至今的古镇,是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古镇有太多独特的建筑风貌、街巷格局和有关的民间传说。古镇保留了旧时代的生活痕迹,徜徉在古镇老街,可以发思古之幽情。古镇延续着的城乡商品交流,构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一环。古镇往往是中国文化主要的传承所在,也是文人荟萃之地。古代著名书院和藏书楼大都位于宁静又不失文化氛围的集镇,许多著名学者文人也都生长在古镇的小巷中,名人故里成了世人瞻仰的胜地。中国民俗文化保留最多、展示最集中之地,也是介于城乡之间的集镇。古镇上逢年过节的祭祀、庙会和迎神赛灯的游行,婚丧喜事的筵宴,都反映了民俗传统的绵延赓续。随着人口增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一些古镇在改造中填河扩路,建设现代化住宅小区;有的为了大造商业街,扩建名人故居,而把居民搬迁一空;有的过度开发旅游,甚至建起了大型游乐场。这就造成一些古镇特有的情韵不复存在。
(1)从材料看,古镇一般有什么样的特点?
解题指导:本类试题一般考查选文表述对象的属性、特点等内容。在简短的文字中说明一个事物的特点和属性,一般不会展开,所以只要抓住起始点,逐句概括就可以。
解析:这个语段可分为两个层次,“随着人口增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之前是一个层次,从“随着人口增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往后又是一个层次,前者正面说明古镇的特点,后者指出古镇存在的危机。两道试题就围绕这两个层次进行巧妙的设问。古镇的特点,在第一个层次中完全可以找出来,可以从建筑独特、商品繁盛、文人众多、民俗集中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答案:有历史建筑(“独特的建筑风貌”、独特的建筑格局),城乡商品交流之地(城乡经济交流场所、城乡商品交流中心),文人遗迹(出过许多文人学者、有文化遗存、有“书院和藏书楼”),保留了民俗(有祭祀、庙会等民俗)。
(2)结合材料,说说应当如何保护古镇。
解题指导:本类试题要求是针对选文所指出的问题或现象,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进行评述。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罗列现象进行评判,另一种就是提供两种不同的看法,要求考生进行判断和选择。对待第一种情况要逐一分析,对第二种情况要明确自己的立场,防止模棱两可。
解析:保护古镇的措施,是针对古镇存在的危机而言的。就第二个层次来看,有这样一些危机:“一些古镇……”指出古镇被随意“改造”,“有的为了……”指出名人故居被随意扩建、居民被赶走,“有的过度……”则指出古镇被过度开发。针对这样的危机,保护措施就有相应的四点:保留原有建筑风貌,适度修复名人故居,保留古镇的居住功能,有序适度开发旅游、游乐项目。
答案:要珍惜文化遗产,保留古镇原有的建筑风貌(不能改变建筑格局);保留古镇的居住功能(另建新镇,安置新增人口);修复名人故居宜修旧如旧;有序地适度发展旅游(防止过度商业化)。
即学即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咖啡由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所结的果实加工而成。咖啡有“黑色金子”之美称,全球年消费量为茶叶的3倍。咖啡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其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塞俄比亚的阿交族人就已经在咖法省的热带高原采摘和种植咖啡了,尔后咖啡就逐渐成了人们的饮料。咖啡的名称来源于“咖法”这个地名。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是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而今南美洲的巴西是咖啡的最大生产国,其咖啡产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咖啡是一种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植物。干燥的咖啡种子中一般含有1%~2%的咖啡碱,咖啡的香味主要来自咖啡种子中的香精油和咖啡醇。在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地已引种栽培。饮用咖啡要讲究科学,早晨在咖啡中添加牛乳,既能提神又可增加营养;下班后喝上一杯,可加速脉搏跳动,消除疲惫,振奋精神;饭后饮上一杯,可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但产妇、孕妇及胃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
(1) 根据文意概括咖啡的植物属性。
答案:咖啡是茜草科的一种常绿灌木的果实加工而成的,产于热带、亚热带,结果早,可连续收获几十年。
(2)作者如何看待咖啡这种饮料对人体的作用?
答案:咖啡作为一种饮料,其对人体的作用是双重的,有如一把双刃剑。科学地饮用咖啡,可以增加营养,消除疲惫,振奋精神,帮助消化;但对于身体状况特别的人群来说,饮用咖啡反而有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本章演示到此结束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