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老子
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家经典 ____________一书中。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 人们应顺应自然;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政治上主张 _____________。
老子像
《道德经》
“无为而治”
一、老子
(1)简介: 春秋后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___________ 一书。
(2) 核心思想: ____________, 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3) 治国思想: 推崇西周制度, 主张 ___________ , 反对苛政。
孔子像
《论语》
“仁”
以德治国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4) 教育成就: 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 _____________, 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 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
(5) 影响: 孔子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 _____________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有教无类”
道德规范
墨
子
思想主张
著作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墨子》
生平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三、百家争鸣
墨家代表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仁政”治国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孟
子
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儒家代表
材料研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你怎么理解孟子从这段话中表达的思想?
强调做人不卑不亢,
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
人生: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庄子》
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庄
子
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
道家代表
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韩非子》
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
法令、权术、威势
韩非
法家代表
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政治观点?
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因循守旧。
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哪一派?理由是什么?
互动探究
(1)法家。
(2)理由:①战国时期处于大变革时期,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②法家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奖励耕战;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承认土地私有;文化上主张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等,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有利于国家实现统一。
“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学派 代表 时期 主要思想
道家
墨家
法家
老子
庄子
墨子
韩非
春秋晚期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孔子
孟子
“仁”的学说、以德治国、有教无类
“仁政”、“民贵君轻”
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主张“兼爱”、“非攻”等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儒家
荀子
春秋晚期
战国
“礼治”
第8课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课堂小结
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采纳哪家学派的主张?
君王之择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
A.《春秋》 B.《尚书》C.《论语》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
B
C
D
A
课堂练习
5.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B
6.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
A
7.商鞅实行变法是哪家思想的具体实践(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D
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C
10.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C
15.如果是在现代,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最有可能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B
16.下列诸子百家中,在如何治理国家方面持对立观点的是 ( )
A.儒家与道家 B.墨家与道家
C.儒家与兵家 D.儒家与法家
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