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轴对称图形
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
【教学目标】
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能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使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概念.
3.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难点】
重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与识别,熟练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难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把收集到的材料在多媒体上展示:风筝、蜻蜓、雪花等.
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征?
让学生举出在生活中具有同样特征的物体.
通过现实中丰富多彩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将一张纸对折后,用笔尖扎出一个图案,再将折纸铺平,观察你所得到的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让学生观察以下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总结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2.教师多媒体出示:
让学生观察每组图案,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总结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3.让学生说说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帮助学生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学生通过共同探究活动,培养集体合作能力.
通过师生的探究,让他们初步感知轴对称.
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定义.
从一个图形到两个图形的位置的观察、讨论、比较,进一步理解定义,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突破教学的难点.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科书第120页练习第1,2题.
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让学生归纳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归纳给予合理的评价并进一步完善.
通过学生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知识和梳理知识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科书第124页习题第1题.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称轴的概念.
2.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第2课时 轴对称的性质与作图
【教学目标】
1.知道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2.知道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重点难点】
重点:会利用轴对称性质作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难点:根据题目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探讨了轴对称图形,知道现实生活中由于有轴对称图形,而显得异常美丽.那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大家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学生思考回答.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的一条对称轴吗?
学生回答: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与线段垂直的且垂足是线段中点的直线.
让学生画一条线段AB,对折AB使点A,B重合,折痕与AB的交点为O.
提问:OA=OB吗?折痕与直线所成的两个角是多少度?
折痕与线段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
复习巩固好旧知识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通过学生的合作加强他们的集体意识.
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完成垂直平分线的学习.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教师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121页的“思考”.
学生思考测量,小组合作交流解决.
教师让学生回答直线l与AA′的位置关系.
教师让学生回答O1A与O1A′的长度关系.
结论:l垂直平分AA′,O1A=O1A′.
教师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学生熟记性质,达到学以致用.
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测量,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2页练习第2题.教师巡回指导.
2.让学生合作完成教科书第122页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订正.
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让学生归纳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归纳给予合理的评价并进一步完善.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科书第125页习题第2,3题.
【板书设计】
轴对称的性质与作图
1.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2.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
3.画轴对称图形.
第3课时 轴对称在坐标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已知点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
2.能作出与一个图形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图形.
3.通过作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用坐标表示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难点:找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教科书知识.
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教科书基本知识的预习.
充分体现“先学后教”的教育思想.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
已知点A和一条直线MN,让学生画出这个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
教师引导学生作图.
2.教师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123页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A,B,C,D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A,B,C,D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师生共同探究找到对称点的坐标与原坐标的关系.
学生观察分析后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通过学生的作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得到坐标平面内的点的对称特点.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科书第124页练习第1,2题.
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让学生归纳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归纳给予合理的评价并进一步完善.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科书第125~126页习题第4,6题.
【板书设计】
轴对称在坐标系中的应用
点在坐标系中对称的特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