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命题与证明
【教学目标】
1.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含义.
2.了解命题的结构,知道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一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了解原命题和逆命题的含义,了解反例的含义.
4.了解定理的含义,演绎推理的概念,了解证明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命题及相关的概念.
难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认识.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托兰斯肯弯曲幻觉:哪条线的曲线半径最大?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这三个圆弧弯曲度实际完全一样,只是下面两个比上面那个短一些.
说明:视觉神经末稍最开始只是按照短线段解释世界.当线段的相关位置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延伸概括后,弯曲才被感知到.所以如果给定的是一条曲线的一小部分,你的视觉系统往往不能察觉它是曲线.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几何需要观察和实验,同时也需要学会推理.推理这种思维活动通常需要对事物的情况作出判断.
通过一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说明有些时候,眼睛会欺骗我们.这种情况下,推理论证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合作交流,明确概念
判断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物做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物做出判断?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a,b两条直线平行吗?
(5)鸟是动物;
(6)若a2=4,求a的值;
(7)若a2=b2,则a=b.
学生判断回答,讨论交流.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命题的概念:可以判断真(正确)、假(错误)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
句子(1)(3)(5)(7)可以判断正确与否,都是命题;句子(2)(4)(6)不能判断正确与否,都不是命题.
其中(1)(3)(5)判断是正确的,称为真命题,(7)判断是错误的,称为假命题.
(二)概念理解,深度挖掘
1.命题的结构.
说明:命题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有时为了叙述简便,也可以活用关联词“如果”“那么”.
2.原命题与逆命题.
提问:原命题与逆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称某个命题是原命题或逆命题?
学生自学教材,回答问题.
3.反例的概念.
提问: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它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吗?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反例.
学生自学教材,回答问题,并举例说明.
4.定理的概念.
提问:定理是真命题吗?它与真命题有什么不同?
5.演绎推理与证明.
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自学教科书,做到有的放矢.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例1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对顶角相等;
(2)同角的余角相等;
学生思考回答,集体交流.
提示:(1)对顶角指两个角的关系,相等指两个角相等.把“两个角”添补上去,写成“是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例2 (教科书第77页例2)
说明:在举反例时,只要找出满足条件,不满足结论的例子即可.
例3 (教科书第78页例3)
说明:(1)命题的证明步骤与格式是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数学必具备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有大量的证明问题;另一方面它还体现了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2)推理的依据.
(3)证明的格式要规范.
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本节课的难点,一般命题在叙述时要求通顺和简练,因此把命题中的关联词省略了,在改写时注意要把省略的词或句子添加上去.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这节课学了什么?都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科书第84页习题第2,3,4题.
【板书设计】
命题与证明
1.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 2.命题的结构. 3.原命题、逆命题的概念.
4.反例、定理的概念. 5.演绎推理与证明.
第2课时 演绎推理和几何证明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
2.进一步熟练证明的方法和表述;探索并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几何证明.
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1.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难点: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及定理的论证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让学生回顾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格式,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学生回顾思考,小组交流.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学生回答.
教师让学生试探性地证明这个定理.
教师点拨学生证明方法,让不同思路的学生板演.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辅助线”定义和推论1及推论2.
复习巩固好旧知识有利于本节课的证明探究活动,通过学生的合作加强他们的集体意识.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教师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82页的图13-15.
让学生感知外角定义.
学生感知并熟记外角定义.
教师提出“推论”的定义.
学生熟记“推论”的定义.
教师出示推论3和推论4.
师生共同探究推论的意义.
师生共同探究三角形的外角和度数及外角和定理的证明.
让学生板演.
2.教师出示例4.
让学生分析题目包含的条件.
教师指导,利用角平分线定理和平角定义.
让两名学生板演,师生集体纠正.
充分发挥学生操作能力或者小组合作能力证明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让学生在操作中消化知识.
通过本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81页练习第1题.
教师巡回指导.
2.让学生合作完成教科书第83页练习第1题.
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让学生归纳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归纳给予合理的评价并进一步完善.
深化对定义的理解,明确处理知识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科书第85页习题第7,8,9题.
【板书设计】
演绎推理和几何证明
三角形的外角和度数及外角和定理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