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导学案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导学案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02 17:03:40

文档简介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堂任务清单
※学习目标
1.记住淝水之战的时间、以少胜多、相关著名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2.记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
3.由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得出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
※学习过程
Ⅰ、知识梳理
一、淝水之战
1、时间:383年;2、双方:东晋和前秦(苻坚);3、结果:东晋胜利;4、特点:以少胜多;
5、影响:前秦瓦解,北方再度战乱
6、相关著名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建立,439年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2、改革内容
(1)迁都洛阳
(2)采取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汉化)
(3)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和法律
3、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间:魏晋以来开始,至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大交融。
2、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Ⅱ、预习检测
选择题
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 )
A.东晋——前秦B.西晋——东晋C.前秦——西晋D.前秦——北魏
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汉?B.西晋?C.东晋?D.北魏
3.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B.前秦军队战线太长C.前秦军队不习水战D.前秦军队不得人心
4.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其中,北魏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起来的( )
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是( )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北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和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 )
小明:众爱卿,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乃为正道。今日始,朝廷一律废北语,一从正音,违者降爵黜官。
小华:陛下英明!臣等谨遵圣旨!
A.商鞅变法B.秦统一六国C.张骞出使西域D.北魏孝文帝改革
7.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8.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的现象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族服装B.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D.鲜卑人在学校中学习儒家经典
9.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交融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景之治” D.巨鹿之战
10.以下两幅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哪次变法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高祖”指谁?“北语”是指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语言?
 
(3)让历史照亮未来,上述改革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Ⅲ、课堂检测
ⅰ、填空题
一、淝水之战
1、时间:---年;2、双方:东晋和前秦(苻坚);3、结果:东晋胜利;4、特点:---;5、影响:前秦瓦解,北方再度战乱
6、相关著名成语:----、-----、----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族拓跋部建立,439年统一北方(----流域)。
2、改革内容
(1)迁都洛阳
(2)采取汉化措施:说----、穿----、改---、联---(汉化)
(3)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和法律
3、影响:促进了民族---,增强了北魏的----。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间:魏晋以来开始,至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大交融。
2、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ⅱ、选择题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 )
A.迁都洛阳B.军队战斗力提高C.社会矛盾激化D.北方民族大交融
2.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边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3.下列著名战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官渡之战 ②巨鹿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4.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的反对,毅然迁都。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  )
A.长安 B.平城 C.洛阳 D.建康
5.学者晁福林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交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将都城迁往咸阳 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 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6.下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是( )
/
A.推进大一统格局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D.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7.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 C.改穿汉服 D.学说汉语
8.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9. 以下成语的来历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 )
A .投鞭断流B .退避三舍C .草木皆兵D .风声鹤唳
1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主要的历史特点是( )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ⅲ、非选择题
1.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富国强】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打破旧贵族特权的措施。
 
【移风易俗】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魏书》
(2)除材料二中的规定外,“高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总结影响改革成功的因素。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堂任务清单
※学习目标
1.记住淝水之战的时间、以少胜多、相关著名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2.记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
3.由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得出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
※学习过程
Ⅰ、知识梳理
一、淝水之战
1、时间:383年;2、双方:东晋和前秦(苻坚);3、结果:东晋胜利;4、特点:以少胜多;
5、影响:前秦瓦解,北方再度战乱
6、相关著名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建立,439年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2、改革内容
(1)迁都洛阳
(2)采取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汉化)
(3)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和法律
3、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间:魏晋以来开始,至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大交融。
2、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Ⅱ、预习检测
选择题
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A )
A.东晋——前秦B.西晋——东晋C.前秦——西晋D.前秦——北魏
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C ) A.东汉?B.西晋?C.东晋?D.北魏
3.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D )
A.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B.前秦军队战线太长C.前秦军队不习水战D.前秦军队不得人心
4.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其中,北魏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起来的(B )
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是(C )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北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和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D )
小明:众爱卿,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乃为正道。今日始,朝廷一律废北语,一从正音,违者降爵黜官。
小华:陛下英明!臣等谨遵圣旨!
A.商鞅变法B.秦统一六国C.张骞出使西域D.北魏孝文帝改革
7.观察右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8.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的现象你不可能看到的是(B )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族服装B.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D.鲜卑人在学校中学习儒家经典
9.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交融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B )
A.张骞通西域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景之治” D.巨鹿之战
10.以下两幅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 )
/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哪次变法的措施?
商鞅变法。 
(2)材料二中的“高祖”指谁?“北语”是指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语言?
北魏孝文帝;鲜卑族。 
(3)让历史照亮未来,上述改革者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改革创新;有坚强的毅力;重用人才;善于学习等。(只要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对任意一条即可) 
Ⅲ、课堂检测
ⅰ、填空题
一、淝水之战
1、时间:---年;2、双方:东晋和前秦(苻坚);3、结果:东晋胜利;4、特点:---;5、影响:前秦瓦解,北方再度战乱
6、相关著名成语:----、-----、----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族拓跋部建立,439年统一北方(----流域)。
2、改革内容
(1)迁都洛阳
(2)采取汉化措施:说----、穿----、改---、联---(汉化)
(3)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和法律
3、影响:促进了民族---,增强了北魏的----。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间:魏晋以来开始,至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大交融。
2、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ⅱ、选择题
1.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D )
A.迁都洛阳B.军队战斗力提高C.社会矛盾激化D.北方民族大交融
2.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边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C )
/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3.下列著名战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B )
①官渡之战 ②巨鹿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4.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的反对,毅然迁都。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 C )
A.长安 B.平城 C.洛阳 D.建康
5.学者晁福林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交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D )
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将都城迁往咸阳 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 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6.下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是(D )
/
A.推进大一统格局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D.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7.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D )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 C.改穿汉服 D.学说汉语
8.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C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9. 以下成语的来历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B )
A .投鞭断流B .退避三舍C .草木皆兵D .风声鹤唳
1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主要的历史特点是( B)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ⅲ、非选择题
1.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富国强】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打破旧贵族特权的措施。
奖励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移风易俗】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魏书》
(2)除材料二中的规定外,“高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总结影响改革成功的因素。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统治者支持变法,改革者的决心和勇气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