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共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共4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03 09:0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4.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重点、难点:
1、重点:和的符号的确定。
2、难点:异号两数相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国国家足球队在两场友谊比赛中,第一场净胜2球,第二场净负1球,请问:两场比赛后,中国国家足球队合计胜几球?
你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最终的结果?如何表示?这个算式与小学时学过的加法有何不同?由此引出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出示课本P19中的引例,请同学们阅读、讨论问题(1),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同号两数相加的方法,教师归纳法则。

2、继续考虑P20动脑筋 怎么用算式表示?
类比于同号两数相加法则,由学生讨论、归纳异号两数相加法则,教师可对确定符号和确定绝对值的值两部分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学生观察和的符号,绝对值和两个加数的符号与绝对值的关系。教师归纳法则,并进一步提出问题:两个有理数相加,除了同号、异号两种情况外,还有什么情形?引导学生从数的正、0、负三类情形进行讨论。
教师完整地板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指出建立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和法则的合理性。


然后让学生朗读法则。
3、用引例的数据讲述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更直观地反映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计算下列各式:
(1) (一8)+(一12); (2) (一3.75)+(-0.25);
(3)(一5)+9;   (4)(-10)+7。
教师注意解答过程的示范,然后完成课本的“练习”,分别请三位同学上台板演,每人两小题。
例(补充) 小慧原来在银行存有零用钱350元,上个月取出了120元,这个月计划再存入0元,请用有理数的加法计算:
(1)到上月底小慧在银行还有多少存款?
(2)到这个月底小慧将有多少存款?
四、总结反思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
3.有理数相加,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4.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不一定大于加数。
五、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1.4A组第1、2题
1.4.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能熟练地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能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过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过程,了解加法的运算律,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重点、难点:
1、重点:运算律的理解及合理、灵活地运用。
2、难点:合理运用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学过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
(1) (-9.18)+6.18; (2) 6.18+(-9.18); (3) (-2.37)+(-4.63) 。
2、计算下列各题:
(1) [8+(-5)]+(-4);     (2) 8+[(-5)+(-4)];
(3) [(-7)+(-10)]+(-11);    (4) (-7)+[(-10)+(-11)];
(5) [(-22)+(-27)]+(+27);   (6) (-22)+[(-27)+(+27)]。
通过上面的练习,引导学生得出:
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a+b=b+a。
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a+b)+c=a+(b+c)。
这里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 计算:
(1) 33+(-2)+7+(-8);
(2) 4.375+(-82)+( -4.375)。
引导学生发现,在本例中,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先凑整;有分母相同的,先把同分母的数相加,计算就比较简便。
本例先由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并引导学生发现,简化加法运算一般是三种方法:首先消去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其和为0),同号结合或凑整数。
例2 教师通过启发,由学生列出算式,再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第一问可以让学生自已作行程示意图帮助理解,注意第一问和第二问的区别。
练习 课本练习第1,2题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课本习题1.4A组第3,4题
2、课本习题1.4B组第12题
1.4.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得出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熟练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回归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符号的改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有理数加法运算是怎样做的?
(-5)+3= ; —3+(—5)= ; —3+(+5)= 。
2、-(-2)= ;-[-(+23)]= ;+[-(-2)]= 。
3、2012的某天,北京市的最高气温是-20C, 最低气温是-100C,这天北京市的温差是多少?
导语: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出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2)-(-10)=8=(-2)+8。
2、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与吐鲁番盆地的海拔为-155米,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米?
3、通过以上列式,你能发现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的关系吗?
(学生分组讨论,大胆发言,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教师提问、启发:(1)法则中的“减去一个数”,这个数指的是哪个数?“减去”两字怎样理解?(2)法则中的“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加上”两字怎样理解?“这个数的相反数”又怎样理解?(3)你能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P24例1 计算:
(1) 0-(-3.18);(2)(-10)-(-6);(3)- 。
解:(1)0-(-3.18)=0+3.18=3.18。
(2)(-10)-(-6)=(-10)+6=-4。
(3)-=+=1。
2、课内练习:第1,2 ,3题
3、游戏:两人一组,用扑克牌做有理数减法运算游戏(每人27张牌,黑牌点数为正数,红牌点数为负数,王牌点数为0。每人每次出一张牌,两人轮流先出(先出者为被减数),先求出这两张牌的点数之差者获胜,直至其中一人手中无牌为止)。
四、总结反思
(1)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有理数减法的步骤:先变为加法,再改变减数的符号,最后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
五、作业
习题1.4A组第1,2 ,5 ,6题
备选题
填空:比2小-9的数是      。
а比а+2小      。
若а小于0,е是非负数,则2а-3е   0。
1.4.2 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探索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使学生弄清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加法运算可以省略括号及括号前的“+”。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黑板)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高度变化
记作
上升4.5千米
+4.5千米
下降3.2千米
-3.2千米
上升1.1千米
+1.1千米
下降1.4千米
-1.4千米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千米?
2、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个总量,学生根据表中右表赢余的有理数相加求和,易得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的高度为(+4.5)+(-3.2)+1.1+(-1.4)=1(千米)。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高度的变化情况,起点定为0,上升用加法运算,下降用减法运算,也可求出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的高度:
0+4.5-3.2+1.1-1.4=1.3+1.1-1.4=2.4-1.4=1(千米)。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师提出问题: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2、师生共同分析:我们发现:
4.5-3.2+1.1-1.4 =(+4.5)+(-3.2)+1.1+(-1.4)。
这个等式左边是加减混合运算,等式右边只有加法运算,也就是说,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了加法运算,反过来,等式(+4.5)+(-3.2)+1.1+(-1.4)=4.5-
3.2+1.1-1.4也成立,这就是说,如果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加号可以省略,这个数的括号也可以省略。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计算:(1)(-8)-(-3)+7-2;(2)3.12-3.08-(-4.88)。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分小组交流不同的解法并进行比较。
2、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
解:原式=+(-)++(-)
    =(+)+[(-)+(-)]
    =1-
    =。
教师指出:此题交换-和的位置,目的是命名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简化运算。但要注意在交换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练习:课本第1,2,3题。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我们是在学习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以及把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注意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先将其应转换为加法运算,然后省略括号,再计算。
五、作业:习题1.4A组第3,9,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