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1. 故 故垒西边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
(旧时的)(连词,所以)(副词,从前)
2. 发 早生华发
东窗事发矣
野芳发而幽香
(头发)(暴露)(开放)3. 顾 赢得仓皇北顾
顾野有麦场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看)(回看,环视)(看望,拜访)(副词,表反问,反而、难道)
4. 处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留恋处、兰舟催发
山长水阔知何处
(名词,地方)(名词,时候)(名词,地方、处所)
5. 绝 可以横绝峨眉颠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经过,通过)(横渡)(断绝)6. 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西当太白有鸟道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阻挡,把守) (介词,在)(抵御)(应当)
7. 去 念去去、千里烟波
此去经年,应是
良辰好景虚设
(两个“去”重复,表示行程遥远)(动词,离开、离去)1. 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尚能饭否(吃饭)
②砯崖转石万壑雷(撞击)
③遂命酒(摆酒席)
④小楼昨夜又东风(吹进了东风)
(2)名词作状语
①大江东去(向东)
②灰飞烟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③赢得仓皇北顾(向北)
④问君西游何时还(向西)
⑤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在早上;在晚上)2. 动词的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昨夜西风凋碧树(使……凋零)
(2)动词的为动用法
多情自古伤离别(为……忧伤)
3.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寒蝉凄切(凄切地鸣叫)1. 大江东去
古义:指长江
今义:大河的泛指,包括长江
2. 千古风流人物
古义:才华杰出,英俊
今义: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④轻浮放荡
3. 可以横绝峨眉颠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行4. 开国何茫然
古义:渺茫遥远的样子,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
今义:完全不知道或失意的样子
5. 都门帐饮无绪
古义:没有心情
今义:没有头绪
6. 便纵有千种风情
古义:情意,无贬义
今义:①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爱情;含贬义;②风土人情
1. 早生华发(“华”同“花”,花白的)
2. 一尊还酹江月(“尊”同“樽”,酒杯)1. 状语后置句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译文:蜀道的难行程度比登天还要难
(2)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译文:在明月中对已亡的故国家园不忍回首去想念
(3)多情自古伤离别
译文:自古以来多情人最伤心离别
2. 省略句
(4)但见悲鸟号古木
译文:只看见鸟儿在古树枝头哀号
(5)今宵酒醒何处
译文:我的沉沉愁醉今夜将在何处醒来1. (2008·四川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 (2008·广东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 (2008·湖南卷)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4. (2008·天津卷)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 (2008·浙江卷)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6. (2008·全国卷Ⅰ)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7. (2008·天津卷)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8. (2008·辽宁卷)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 素材点拨
(1)旅途与人生——《蜀道难》
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写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
课文素材可用于“追求”、“豪迈人生”、“人生旅程”等相关话题的写作中。 (2)登高之思——《登高》
古往今来,身世家国,荣辱人生,沉浮世态,得失人心,多少离愁苦恨,多少艰难困厄,全由杜甫一肩挑住。他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肩挑起了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的千斤悲愁,我们惊诧,生命是如此的沉重而悲壮!
课文素材可用于“生命”、“得失”、“大气”、“重量”等相关话题的写作中。 (3)音乐与人生——《琵琶行(并序)》
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等心情。
课文素材可用于“音乐”、“人生”、“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等相关话题的写作中。 (4)追忆与枉然——《锦瑟》
千重往事,九曲情肠,青春年华中不可追回的过往,都在锦瑟繁促的琴音中。有太多故事有着庄生梦蝶般美丽浪漫的开始,却又有如梦醒蝶逝般有着令人感伤惆怅的真实结局。情何以堪?蜀帝托春心给杜鹃,诗人也只能寄哀怨于锦瑟。人生、青春都太美丽,它们像海中月、蚌中珠、珠之泪一样,虽旷远美丽,却难免凄凉孤寂。诗人如此,众生亦然。多少美丽的人生都以伤感的泪滴结局。但每一个人都愿意继续追寻这些美丽!而这些美丽,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或许是恋人,是理想,是青春;不论如何,它们都像煦日暖照下良玉升腾的缕缕烟光一样,招惹着你,却又戏弄着你。人生的惆怅啊!越是执著,越是不得,越是不得,就越是执著。有谁能摆脱怅惘,甘心在远处做一个良玉生烟的旁观者呢?
课文素材可用于“追忆青春年华”、“人生”等相关话题的写作中。 2. 精彩片段
(1)“如果一个人从荣华的峰巅一下跌到了谷底,而且永远过着潦倒的生活,你难道不恨吗?可毕竟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夫妇,夫妇之亲有如天地,一个人的判断有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感情上的亲疏,他信了杨玉环,而认为我不忠,这是一个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哀。”
青莲居士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我静静地伫立在河边。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于谄言中的每个忠臣。感情的亲疏使昏君们相信近臣的花言,爱妃的巧语,而每一个如此的君王无不蹈覆国的命运。而对于我们,难道没有一些可以借鉴之处吗?
我低了头,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
(选自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李白的泪水》) 点评:李白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感情亲疏造成的,可贵的是作者由李白而屈原,由屈原而比干敏锐地指出这种悲剧不是某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历史悲剧、社会悲剧。作者以点带面,由点到面,拓宽了文章的主题,提升了文章的品味,并且发人深省。 (2)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让我感受一下这神奇的手。这手写下了多少千古鸿文!多少名诗在这手下诞生!笔底波澜,民间疾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这不正是你的写照吗?那句话我已烂熟于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倶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无数人感动、折服。这是一个怎样宽广的胸怀啊?这是一颗怎样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让我握住你的手吧,让我摸摸那青绿色的血管。
是的,我是如此渴望握住你的手,让我抚平那皱纹,让我给那双冰凉的手带去一丝丝的温度。人们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这样的吗?你就是个反例。一生坎坷,仕途多舛,穷困潦倒,可你的心中一直装着老百姓啊。在你受冻的时候,你想着用铁枕盖天下苍生;在你受饿的时候,你想着用米饭喂黎民百姓。当你的儿子因饥寒交迫而死时,我看到你的那双手在颤抖着,当目睹民间疾苦时,我看到你的内心在震颤。让我握住你的手吧。那双受冻的手是否寒冷依旧?那双操劳的手是否皱纹密布?
(选自2006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 点评:把呼告的修辞方式运用在作文中,尤其是运用在一个名人、一个穷困潦倒却心系百姓的诗人身上,能够唤起阅卷老师和读者的共鸣,唤起心中的那份责任。作者知识广博,文化底蕴厚实,思想境界高超,让文章立意高远。 (3)听人说,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本来以为跨过不自信的坎,一切就会如所料想的那样,但现实告诉我,我错了,而且大错特错。没有人可以建造传说中的“空中花园”,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而这旅途中,一味模仿是最难跨过的坎,只有发现自己,文字才会被人奴役。否则,你只能是文字的奴隶。
…… ……
王安石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不正是模仿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吗?我读过李白的天真浪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读过杜甫的忧国忧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读过李清照的凄苦愁思,“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正可借前人之力,登上升级之梯。
“必须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虽然我心底一直回旋着这句忠告,看看自己亲手打造的渡船,却显得那样不伦不类:船帆是李商隐的爱恨情愁,“春蚕到死丝方尽”;船舷是陆游的感时伤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整条渡船难以合成一个整体。我,又没能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吗? (选自2007年高考上海卷满分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 点评:作者用“跨过一味模仿这道坎”为写作的意旨,选用历代文人雅士的诗文作了例证,再用形象化的语言做诠释,语言生动形象还表现在比拟、引用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上,使得似乎枯燥的议论文,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1.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鲁迅)
2.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3. 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韩愈)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5. 人生由来不满百,安得朝夕事隐忧。 (于谦)
6.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李贺)
7.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8.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9.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
10.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杜甫)
11.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李白)
1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一人。 (王维)
13.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14.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诗意地生活
(2007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
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美好。
——海德格尔
诗意地生活,自可“闲观好山当户碧云晚”;诗意地生活,自可“静赏古层贮月松风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存世在百年之间,生命之路惟有用一份清明与淡定去行走,诗意地生活,它可找寻到自身真正的价值。
繁琐的俗世,人总是难以舒展最初的意念。纷扰的世事,迷乱的红尘,人们为俗务烦扰,让快乐的心蒙了尘,在成功的阶梯上摔了跤,才记起先哲们所说的“诗意”与淡定。 诗意地生活,世事烦扰不再。
泰戈尔说过,死之烙印将生命本真烙在生之硬币上,使它去购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惟有诗意地生活,才能清明淡然的看待纷争的世界,让烦扰不再。
千舸过尽,一片汪洋,采石矶孤独地清点倒影,浊浪便是一杯煮过的酒,李白这一喝,便醉了一部唐代编年史。仗剑天涯的李白,选择了诗意地生活,于是便让历史留下了青莲居士洒脱的身影,一匹青驴,一袭青衫,让李白找寻到了生命本真的快乐。 诗意地生活,生之价值彰显。
康德说惟有心中的道德律与头顶上的星空令他敬畏,当我们选择诗意地去生活时,方能探寻到生命最初的敬畏。
穿越庄周梦蝶的翩跹,超脱老子骑青牛而过的函谷险塞,踏过孔子脚下不逝的东流之水,诗意地生活,蓦然回首,生命微笑。书破万卷的杜甫,选择了诗意地生活,于是便让汗青里多了一位诗中圣哲。纵然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凄苦;纵然是“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流”的悲凉;纵然是“卷我屋上三重茅”“高者挂罥长林梢”的窘境;少陵亦不改己志,用一支如椽巨笔,还原了历史本相与民生疾苦,一只小船,一席凉被,让杜甫探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现实的世界里一片狼藉,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彩灯闪烁,烁干了安宁。素琴吟风的高雅不再,短笛赏月的古韵难留,现代人创造的物质文明中心灵的安宁难以寻求。
诗意地生活,拂尽世俗尘埃,清静红尘纷扰,让我们在双手合十的微笑中诗意地生活,找寻到深藏在星辉斑斓里的美好。 点评:文章评说历史,落脚现实,以证明诗意地生活在于清明与淡定,人生的价值在心灵的安宁与自由。行文整散相间,疏密有致,以约御繁,文采斐然,显示了考生很不一般的语言功底,这是文章的一大亮点。 在举世瞩目的美国2008年大选中,奥巴马遥遥领先,以压倒性胜利赢得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为美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在美国民主党总统提名人初选刚开始的时候,媒体和大众都对奥巴马抱着些许怀疑的态度,“看看他能走多远”;这场长达两年的竞选终于落幕了,奥巴马作为一匹黑马奇迹般地胜出。一方面美国国内外的客观形势有利于奥巴马;另一方面也归因于他作出的正确判断与抉择:他抓准了一个口号,叫“变革”;抓对了一杆旗帜,叫“团结”;他给出了一个美好前景,叫“希望”。这个“来自南方、有个奇怪的名字‘巴拉克·奥巴马’的瘦小子”,赢得了“不可能的胜利”。
请阅读以上材料,以“希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鲁迅说:“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弄清“希望”一词的含义,是审题的第一步骤,什么叫“希望”呢?含义有三:一是指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属于动词词性,如“他希望考上大学”;二是名词词性,与“愿望”、“目标”、“理想”等相同,如“考上大学是他的希望”;三是指希望所寄托的对象,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 从含义的丰富性可以看出,这道题是开放型命题,可以选动词性的写,写一种行为,也可以选名词性的两个含义写,写一种理想,一种愿望。
人人都有一个希望,人人也可能是别人的希望,中学生希望老师家长同学信任理解支持,希望考入一所理想的学校深造,希望减轻来自学习上心理上的压力,希望祖国繁荣,等等。可写的方面可以说不少,但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就要注意选材的立意要高。希望的事要与时代相连,或者反映较普通的社会问题,发挥一定的作用,不是“无病呻吟”。如希望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反映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希望当环保卫士,绿化家园;希望减轻课业负担,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成为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作文时还可从希望和实现的关系人手,以“希望只有付出行动才能实现”为论点,首先阐明希望是做成一件事的前提,然后结合实例说明仅抱着希望不付诸行动只会落空,接下来阐述希望和现实的辩证关系,最后强调结论。可以写成散文、议论文,抒发你对希望的理解,也可以写一篇记叙文,写你的希望是什么,如何完成希望等等。 本章演示到此结束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