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展 示
第八课
百家争鸣
学习
目标
知道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重点
难点
孔子的主要思想、政治主张、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诸子百家。
以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自学检查及展示:
1、老子是春秋后期的楚国人,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________》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2、孔子是春秋后期________人,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后来由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
3、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
二、主题探究及展示:
1、老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他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孔子的核心思想、政治主张、教育思想分别是什么?想一想孔子的思想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诸子百家包括哪些学派?他们的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三、课堂导练及展示:
1.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
2.老师经常告诫学生要“温故而知新”。这一告诫最早出自(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3.春秋时期有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开创了儒家学派,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这位大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4.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拓展提升及展示:
14.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尚赞”(选贤举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1)“兼爱”“非攻”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它体现了这个学派的什么思想实质?
(3)儒家学派的哪些思想观点对我们当代中学生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请举例说明。
五、课后小结及展示:
时期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春秋
道家
儒家
战国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课后作业:1、作业本:孔子的核心思想、政治主张、教育思想分别是什么?
2、导学方案自主测评和深化拓展。3、自主学习第一题、互动探究第二小题。
七、预学指导:1、阅读课文。2、思考秦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是什么?3、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4、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5、看秦朝疆域图,掌握秦朝疆域的四至。
八、导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