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走近科学 章节复习(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走近科学 章节复习(学案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04 23:1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
教师
班级
学生
日期:
上课时间:
主课题:走近科学
教学目标:
知道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常用的仪器,知道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和一般方法、步骤
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了解长度单位及转换
明确测量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误差
明确温度计刻度规律和制作原理,明确温度表示的含义和温度计的使用注意点
质量的单位,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换算知道
知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知道天平的结构,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10、知道物质,能量和信息
教学重难点:
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和一般方法、步骤
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法:寓学于乐,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之下学习,自然而然的掌握好知识点
教学内容
【同步检测】
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的工作,和我们无关
B.科学探究是高深而神秘的,我们无法完成
C.科学探究需要尖端的仪器设备,我们无法完成
D.只要留心观察,从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世界进行科学探究
2.在探究活动中,下列最有意义的是( )
A.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B.使用一件好的仪 C.认真解决一个问题 D.做一个成功的实验
3.下列长度单位中最小的单位是( )
A.米 B.千米 C.纳米 D.分米
4.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夜晚霓红灯闪烁 B.砍伐森林 C.沙漠干旱少雨 D.人工降雨
5.下列物体中,质量接近45千克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   B.一只猫质量  C.一只大象的质量  D.一个婴儿的质量
6.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是( )
A.0.3千克 B.3千克 C.30千克 D.300千克
7.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 )
A.零下5度 B.负摄氏5度 C.零下5摄氏度 D.零下5度
8.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刻度3℃处,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位置在 59℃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
A.62℃ B.59℃ C.56℃ D.53℃
9.5千克铜块到了月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变小 B.温度和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变大 C.位置变了,铜块的质量不变 D.铜块的形状、状态不变,质量变小
10.下图表示的是温度计的四种使用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11.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7.5克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平衡螺母
12.一位同学说他的身高165,这样说对吗? ,他的身高应是165 ,合 m,合 dm, 合
mm,合 μm,合 km。
13.做一做,将右手食指放到一盆冰水混合物中,左手食指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温水(等于或稍高于体温)中,则两手的感觉。
右手食指感觉: ;左手食指感觉: ;
这一实验结果说明: 。
14.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单位: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 ;(2)某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8 ;
15.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_ _,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 _,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_。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16.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_ ,它不随物体的 、________、 的改变而改变。
【知识精讲】
1.奇妙的自然界
1、科学以 为研究对象。自然界中存在无穷的奥秘,科学好象一把开启自然奥秘之门的“ ”
2、阅读“大自然的奥秘”针对课本提出的问题请给出你认为合理的回答:
(1)苹果为什么落地,月亮为什么不落地,也不向外空飞去?
(2)蝙蝠飞行靠什么辨别方向?
(3)候鸟是以什么来认路的?为什么要迁徙?
(4)企鹅为什么能在南极生活?
(5)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6)你能提出一个自然界的问题吗?
3、有时我们并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请分别写出用眼睛判断的结论和使用工具后的判断结论:

图0-1(a) 图0-1(b)
(1)如图0-1(a)所示,A和B这两根线段一样长吗?
① 眼睛判断:___ ___;② 实际结果:__ __。
(2) 如图0-1(b)所示,A和B这两根线段在一条直 线上吗?
① 眼睛判断:_ _;② 实际结果:__ ___。
4、 和 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 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通过 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5、科学研究中,单凭感官判断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观察眼睛看不见的、耳朵听不到的现象,譬如:
(1) 观察极其微小的物体,可以使用_____ __; (2) 观察宇宙中距离地球很遥远的星体,可以使用__ ___
2.科学研究
科学探究需要 和 ,需要通过各种途径 和 ,需要 ,需要用证据去 ,还需要 。
3.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一)测量长度
1.刻度尺是测量 的常用工具,使用时应先观察刻度尺的 有否磨损,它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也叫 )以及它的 多长(分度值)。刻度尺的测最精度由刻废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 、 、 、 、 、
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实验室常用)
2刻度尺正确使用
①使用前选择合适量程的刻度尺,认清刻度面、零刻线、分度值
②使用时,尺要沿所测直线,并使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在测量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对同一个物体多次测量的数据都不完全相同,这事因为我们的眼睛对最小刻度的下一位不可能估计得十分准确,另外还有一些测量工具本身的原因,如零刻度磨损,尺的刻度不均匀,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 和 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叫做 ,误差不能消除,只能 ,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二)测量你的体重
体重可用磅秤来测量
(1)如果指针不在0刻度线上,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
(2)如果物体的质量超过了量程,对秤有什么影响?
(三)测量你的体温
1.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 的工具
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测量范围),然后看清它的最小 ,也就是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值。要选择适当的温度计测量被测物体的温度。测量时温度计的液泡应与被测物体 ,且玻璃泡不能碰到被测物体的侧壁或底部;待温度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且眼睛的视线应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3.人体正常的温度是 。测量人体温度的仪器是 ,其测量范围为 至 ,最小刻度为 。
4.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 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符号用 表示。其规定是,把 的温度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定为100℃,在0℃至100℃之间分为100份,每一份就是1℃。
5.观察煤油温度计和体温计。
(1)温度计的外形(突出体温计外形呈三角形,作用放大水银柱)
(2)测温泡大小(点明,体温计测温泡大,更精确)
(3)毛细管粗细和形状(体温计细,而且在低端有个弯曲,作用防止回缩,便于读数)
(4)刻度,量程和分度值(0℃、100℃是怎么规定的,量程为什么不刻大点——零下和零下的温度,分度值能不能再小点,刻度是否均匀的等)
6.请你谈谈日常生活中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不大于量程,测温泡良好接触,温度后再度数,平视读数
7.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
(四)测量你的心率
心率是指心脏或脉搏 跳动的次数
(五)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 。常用的还有分、时、天、月、年等。
2.测量工具:钟、表;
4.几个重要科学概念
(一)物质
1.科学以 为研究对象,自然界由各种 组成,物质在不断 和 之中。
动物和植物、空气和岩石、大海和云彩,这些看上去很不一样的东西都是
2.未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 ;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叫做 ,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体现出来的性质叫做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硬度、气味、状态、形状、导电性、电热性、磁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等。
(二)质量和天平使用
1.物质有质量,质量是物质组成物体的基本性质
2.在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其符号为 。
使用天平首先要注意它的 。然后要注意以下步骤:
(1)请写出图中托盘天平主要结构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2)调节横梁平衡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在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时,首先应将 移到标尺左边“0”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指针指在
的中央。如果指针左偏,那么,螺母应该向右调.
(3)称量
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上,估测物体的质量后,把砝码放在 盘上,次序是从大到小.当没有更小的砝码时,就要移动 ,使横梁重新恢复平衡.
(4)记录
被物体的质量= + .
(5)整理:用___ __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6)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把 或有 的物体直接放在托盘上。
②待测物体的质量不应超过天平的 .
③不用手直接拿砝码,要用 夹取.
④取放待测物体和砝码时应该 .
3.完成下列换算(第2空用科学记数法) :
①1t= kg= kg ②1kg= g= g 
③1g= mg= mg
(三)能量
1.我们周围的物质都有能量,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如:光能、电能、热能、声能、风能、水能等;
2.能量可以转移,也可以转化;如:摩擦生热是将运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水电站发电是将水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等。
3.能量的形式:运动的物体具有 能;形变的物体有 的能(也称作势能);发声的物体具有 能;发光的物体具有 能;食物、燃料里都有 能。不同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四)信息
1.什么是信息?由于信息科学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科学,人们对信息的认识还很不够。对信息的本质和定义,不同学派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
① 信息就是消息;
② 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并使这种适应仅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③ 信息就是“通知”(消息)。是关于生活主体同外部客体之间的有关情况的通知。
2.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时代,信息在不停地传播着;
3.人类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 、 、 和 等多种形式;
4.信息的载体: 、 、 等;
5.信息传播的工具: 、 、 、 等。
6.信息不是物质,信息的传播需要以物质为载体,信息的传播也需要一定的工具,并且必须用能量来驱动。
7.计算机的问世和数字化的发展奠定了 的基础
(一)、例题分析
例1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标为A、B、C,在A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在B中加入与A等量的碎杏仁,在C中加入与A等量的水.拧紧瓶盖,静置2小时,然后打开开瓶盖,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蚱蜢10只,再拧紧瓶盖(如图),观察并记录蚱蜢状态如下表:
组 别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实验组A 蚱蜢 状态
活跃
活跃
不活跃
大部分死亡
实验组B 蚱蜢 状态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
实验组C 蚱蜢 状态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
(1)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2)设置对照组C的目的是
(3)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A组蚱蜢死亡的原因: .
例2如下右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物体A长度为_ __;
(2)图(b)中,物体A长度为_ 。
例3如图甲所示是使用托盘天平时的实验情景,请你指出存在的两处错误:


(3)纠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
例4. 有一支刻度不正确(但刻度线均匀)的温度计甲,把它与一支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20℃时,甲的示数为15℃;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的示数为78℃,则:
当甲的示数为﹣2℃时,乙的示数是多少?(写出具体解题过程)
甲与乙的示数正好相同时温度为多少?(写出具体解题过程)
例5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B.
苹果腐烂 榨取果汁
C. D.
面包发霉 菜刀生锈

例6 有一堆同样规格的小零件,每个只有几十毫克,估计有几千个,手边有一架调节好的天平,小明用如下的方法测算出这堆零件的数目,请你帮助小明完成测量任务:
(1)小明在天平的 盘放上 (填具体一个数值)个小零件,在天平的另一只盘上由大到小放上砝码并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为m1;
(2)然后用天平称出所有小零件的质量为m2;
(3)计算:零件的总数为: 。
(二)、当堂检测
1.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宙不守恒”的问题,最终被科学家吴健雄证实。结果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充分说明:科学探究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 ( )
A.详细观察 B.实验验证 C.提出假说 D.提出问题
2.某同学20秒的脉搏为25次,则该同学的心率为和心跳一次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
A.24 ,0.8秒 B 75,0.8秒 C.24,1.25秒 D.75,1.25秒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C.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
D.误差是错误测量值与正确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4.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39.6℃,丙为39.6℃,则( )
A.只有甲的正确 B.只有乙的正确
C.只有丙的正确 D.乙肯定正确,甲和乙也可能正确
5.在气温是200C的房间内,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 ( )
A.房间内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什么也不表示
6.某同学将一支铅笔放入水中见到如图所示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7.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王老师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王老师的“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属于建立 ,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
8.(1)如何测量科学书本一张纸的厚度
(2)如何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
9.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
建立猜测和假设 获取事实与证据 提出问题 合作交流 制订计划检验与评价
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 _(用数字表示)
10.人体正常体温约为__ __°C,一般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 _°C到 °C。用一支准确完好的体
温计在无任何操作下去测量正常人的体温,发现读数为38.25°C,造成读数不对的原因是__ _。
11.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_下落高度__有关。? (2)由_3_、__6、_7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_越浅。?
【课后练习】
1、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D、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 
2、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
A、测量者决定 B、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
C、由测量工具的量程决定 D、由测量者、测量工具共同决定
3、测量误差是指( )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测量时发生误差
C、测量工具损坏引起偏差 D、由测量方法错误引起偏差
4、同学测得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从这个数据分析,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5、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 2.42cm B. 2.428cm C. 2.43cm D.2.47cm
6、某同学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向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俯视得数据20毫升,而放入小石块后水面上升
又仰视得数据30毫升。则关于小石块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于10立方厘米 B、小于10立方厘米
C、由于先俯视后仰视,误差抵消,刚好等于10立方厘米 D、无法确定
7、在调节天平横梁时平衡时,如果天平的右盘下沉,则( )
A、横梁左端的螺母向左调,右端的螺母向右调。 B、横梁左端的螺母向右调,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C、横梁左端的螺母向左调,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D、横梁左端的螺母向右调,右端的螺母向右调。
8、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标尺中央的左边,这时应( )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
C、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天平右盘中砝码减少
9、小星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
码时,指针偏右;将该砝码取出,指针偏左。则下一步操作应该是( )
A、取出最小砝码,将螺母向右调 B、取出最小砝码,将游码向右调
C、不取出最小砝码,将螺母向右调 D、不取出最小砝码,将游码向右调
10、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时在0℃时水银柱长5厘米;在100℃寸水银柱长25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12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28℃ B、35℃ C、48℃ D、60℃
11、运用现代科技发明了一种锁,它不用钥匙,而是用本人手指才能打开,这是利用了( )
A、每个人手指的温度不同 B、每个人手指分泌的汗液成分不同
C、每个人手指散发的气味不同 D、每个人手指上的指纹不同
12、用托盘天平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正确方法是( )
A、取质量为M的铜块加上一枚大头针,称量所得。 B、取一枚大头针,用游码称量即可得。
C、取200枚大头针称得总质量M,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可计算出。 D、无法测出。
13、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刻度3℃处,放在沸水中(标准大气压)水银面的位置在刻度为103℃。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位置在59℃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
A、62℃ B、 59℃ C、 56℃ D、 53℃
14、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39.6℃,丙为39.6℃,则 ( )
A.只有甲的正确 B.只有乙的正确 C.只有丙的正确 D.乙肯定正确,甲和丙也可能正确
15、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去称物体的质量,测量时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右
盘上的砝码为:100克砝码一个、20克砝码二个、10克砝码一个、游码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
为( )
A 131.8克  B 132.0克 C 152.0克  D 151.8克
16、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会改变的是( )
A.一块铝变成铝壶 B.一块冰熔化成水 C.一台仪器被宇航员带到月球 D.自行车轮胎日久磨损
17、如右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 )

A.28℃ B.-28℃ C.12℃ D.-12℃
18、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
A、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19.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
A.收集气体并观察 B.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C.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D.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20. 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
B.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
C.0.650 m是估计值
D.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
21. 2008年2月2日,连下30多小时的大雪终于在下午起渐渐停了。杭州城美得就像个童话世界,可交通却受到很大的影响。杭州萧山机场关闭时间超过24个小时,这是自通航以来机场关闭时间最长的一次;杭州四大汽车站没有发出一个班车;火车站不少列车出现晚点;杭州市区交通同样不让人放心,部分道路封锁……下列除冰除雪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B.

C. D.

22. 为了比较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两种果汁,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 ②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① B、② C、①② D、②③
23、 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 尺测量时准确度高。用 尺测量时,尺子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 ,B尺的最小刻度是 。
24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 (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会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答 。(选填“会”或“不会”)
25、 在动物行为研究时,常用到“迷宫实验”.如果人走迷宫,可以在正确路口做标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会怎样呢?
(1)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2)探究过程:①设计如图所示迷宫.②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正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A,并记录其到达终点B的时间.④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秒):
组别
号别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实验组
1号鼠
69
43
12
25
17
2号鼠
87
49
58
46
41
3号鼠
53
39
15
32
14
对照组
4号鼠
92
32
38
13
19
5号鼠
60
4l
37
66
33
6号鼠
63
19
13
30
12
(3)结论1:小白鼠 有 学习能力;
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 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
(4)小白鼠是动物界中比较高等的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方式是 胎生、哺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