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03 16:1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预习笔记
一、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二、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__________政策,注重________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__________。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__________”,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__________,反对奢侈浮华。
文景时期,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__________”。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点
一、西汉建立
建立者:刘邦,他就是汉高祖。
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城:长安。
西汉初期社会:到处残破荒凉,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人民得不到温饱。
二、休养生息政策
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休养生息具体措施:
1、刘邦下令“兵罢皆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劳动力。
2、鼓励人们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休养生息的影响: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历史上称“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形成原因:
1、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2、文帝、景帝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管理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3、文帝、景帝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
4、文帝、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习题
1.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
A.吸取秦亡教训    
B.减轻人民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
2.“文景之治”是指(  )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今天我们强调要以“以德治国”,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
4. 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5.下列中国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是(  )
①秦始皇 ②秦二世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6.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  )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7.“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描绘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经济非常萧条B.统治者宽厚仁慈C.儒家思想的盛行D.社会劳动力缺乏
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剖腹等10多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西汉初年实行什么政策?
材料二: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
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书?食货志》译文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期间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至少举出3点)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可容纳一万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
材料二: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穿的衣服比较粗糙。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他说:“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
(1)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你能说出秦亡汉兴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