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北伐战争》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北伐战争》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03 16:3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北伐战争》预习笔记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____________。
国民党一大:________年1月,在广州召开。 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________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________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________.孙传芳.________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战况:________.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________率领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________主力被基本消灭。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________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__________,震动全国。
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________运动蓬勃发展。________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 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________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了。
全国统一:1928年底,________发 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点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民党一大:1944年1月,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旦韭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1928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叶婷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全国统一: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其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第15课《北伐战争》习题
1.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的召开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D.中共三大的召开
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旧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武汉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3.有一名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在晚年多次提及建校初期的四位领导人,其中回忆 有误的是(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孙中山 D.蒋介石
4.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黄花岗起义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5.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 战争”堪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 。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 )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
6.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7.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8.“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A.“分共会议”的召开B.张学良改易旗帜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D.北伐战争失败
9.从1926 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 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 昌.南京和上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D.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10.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 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11.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 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12.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哪些是他的丰功伟绩(  )
①建立民国 ②制定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创建黄埔军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孙中山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
14.1924年11月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的是(  )
A.周恩来 B.蒋介石 C.廖仲恺 D.叶挺
15.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16.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A.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B.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D.曹锟.阎锡山.冯玉祥
1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8.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争。关于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广东.广西
D.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19.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这个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B.时务学堂C.黄埔军校D.京师同文馆
20.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关系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平型关大捷
D.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21.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
材料二: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福州而雄踞祖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到达新的高峰。
材料三:……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 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黄埔军校”建立于何地?根据材料分析,它的创建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请你分析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