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食物与能量
1.测定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可以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
A.燃烧B.水浸C.压挤D.切割
2.下列物质中,既不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原料,又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水B.含钙的无机盐C.糖类D.维生素D
3.如图所示为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实验中注意挡风)。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
C.实验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来比较
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第3题)
4.可以用碘液检测小麦种子中的营养成分及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 )。
A.淀粉、蓝色B.脂肪、蓝色C.蛋白质、红褐色D.淀粉、红褐色
5.人体七大营养素中,主要供能的营养素是 ,主要起贮能作用的营养素是 ,主要构成人体组织的营养素是 ,难以被消化吸收但在消化道起重要作用的营养素是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 ,参与人体许多重要生理活动但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 ,另外还有各种 。
6.老师在课堂上做“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演示实验后,在全班开展了实验分析和讨论。
(1)小华认为,该实验并不能完全说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类营养素的供能情况,其理由可能是 。
(2)小明认为将试管中的水改为煤油可以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误差更小。你认为小明的意见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3)你还能对该实验发表哪些评论?(说出一个方面即可)
。
7.人体所需的能量是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获得的。
(1)等质量的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分解时获得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体外充分燃烧时获得的能量。
(2)完全氧化分解等质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获得能量更多的是 。
(3)要获得等量的能量,完全氧化分解脂肪的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完全氧化分解糖类的量。
8.某班级的同学想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的能量,于是,他们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各小组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1g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J 1g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J
第一组 7261 11844
第二组 8108 11860
第三组 9576 12390
第四组 9850 13860
第五组 9762 13860
第六组 7480 11592
(第8题)
A.等质量的核桃仁所含能量高于花生仁
B.实际数据应该比表格中各组测量数据都低
C.各小组数据有差异可能是测量时有误差
D.为了减小误差,应让花生仁和核桃仁充分燃烧
9.油脂是脂肪和油的统称。在室温时,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作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作脂肪。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葡萄糖不能转化为人体内的脂肪
C.汽油、煤油、菜籽油、花生油都属于油脂
D.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10.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某市每年都对学生进行体育水平测试。当你进行测试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体内何种物质的氧化分解( )。
A.葡萄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1.科学课本上“食物与能量”的教学内容中,为了比较体内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在呼吸作用中释放的能量多少,通过分别燃烧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来加热试管中的水,并比较水的温度变化的实验来推测三种食物所含能量的高低。下列选项中,与这个实验的科学原理、方法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B.变量控制
C.氧化反应程度 D.同化作用
12.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小明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直至褪色为止。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mL) 14滴 8滴 15滴 11滴
据表可知这四种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 )。
A.黄瓜 B.青椒 C.芹菜 D.白菜
13.如图所示为某芝麻酱的说明书。下列关于该芝麻酱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不含微量元素
B.不含糖类和油脂
C.婴儿要慎吃
D.钙含量高于蛋白质
(第13题)
14.某小组探究了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有的能量多。经过三次重复实验,得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下列对表中实验数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1等于a2 B.c1大于c2 C.b1等于b2 D.q1小于q2
15.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某校在端午节开展了包粽子活动。
(1)老师准备了糯米、鲜猪肉、植物油、调味品等原料以及粽叶,在各种原料中,富含糖类的是 。
(2)粽子吃起来咸淡适中,有同学猜想其中一定含有食盐。于是从煮过粽子的锅里取少量的水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这样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食盐的存在?并说明理由。 。
1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葡萄、花生仁、核桃仁、小西红柿中选取花生仁、核桃仁,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重复三次,记录并计算,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6题)
(1)选用花生仁、核桃仁做实验,是因为它们更容易 ,有利于实验操作。
(2)在对表中数据进行处理时,应取 值,以减小误差。
(3)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1g花生仁储存的能量是25kJ、1克核桃仁储存的能量是32kJ。排除操作不当的影响,请你分析他们测得的数据偏低的原因: (写出一点即可)。
(4)由上述实验可知,花生仁、核桃仁储存有一定的能量,人食用后,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细胞的 作用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17.经科学测定,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所释放出的热量分别是:每克糖类平均为17.2kJ,每克脂肪平均为38.9kJ,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2kJ。多数中国人的膳食中,总热量大约10%来自蛋白质,20%来自脂肪,70%来自糖类。一个人每天摄入的总热量早、中、晚的比例大约是3∶4∶3。九年级学生小明正处于青春期,每天消耗的能量约为12000kJ。小明平均每天中午摄入糖类、脂肪、蛋白质的质量大约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2.D
3.D
4.A
5.糖类;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水;维生素;无机盐
6.(1)所选取的食品可能含有多种营养素,如花生仁中既含有较多的脂肪,也含有较多的蛋白质(2)小明的意见正确,因为煤油的比热容更小,等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煤油的温度变化更大(3)将实验改为在隔热效果较好的实验装置中进行
7.(1)等于(2)脂肪(3)小于
8.B
9.A
10.A
11.D
12.B
13.C
14.B
15.(1)糯米(2)不能。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只能证明含有氯离子,不能证明含有钠离子。
16.(1)燃烧(2)平均(3)有热量散失(4)呼吸
17.27.9kJ;24.7kJ;195.3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