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酶的催化作用
1.果子酒放久了会产生沉淀,加入少量的蛋白酶可使沉淀消失,但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多样性
D.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2.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在37℃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第2题)
3.生物体内的酶来自 ,具有催化能力,多数酶的化学成分属于 。酶具有多样性、? ?、 等特点。酶的催化能力(即酶的活性)会受到 和
的影响,不同的酶所需的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是不同的。
4.白化病是病人体内缺乏某种酶引起的,这种酶的作用是 ,
这种疾病是一种跟遗传有关的 疾病。
5.下表为几位同学探究实验的记录,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处理方法 检验方法 现象
1 2mL唾液+淀粉糊 37℃ 10min 碘液
2 2mL清水+淀粉糊 37℃ 10min 碘液
3 淀粉糊 0℃ 10min 碘液
4 2mL唾液+淀粉糊 37℃ 10min 碘液
(1)若1号试管和2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变蓝的是
试管。
(2)若1号试管和3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3号试管中还应加入的物质是 ;3号试管变蓝,由此得出结论: 能影响酶的催化作用。
(3)4号试管本应与1号试管有相同的现象,但结果出现了蓝色,你能推测少量淀粉未被消化的可能原因吗?
。
6.在一块淀粉—琼脂块上的五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h后,用碘液浸淀粉—琼脂块,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第6题)
(1)对圆点A与B的颜色变化的解释是 。
(2)圆点D的颜色变化与圆点C具有一致性,对这种实验结果的解释是 。
(3)圆点E应呈现 色,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蔗糖酶 。
(4)上述实验装置要放入37℃恒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目的是 。
(5)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
7.下列结构的分泌物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①食道 ②胃 ③肝脏 ④胰腺 ⑤小肠 ⑥大肠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8.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 )。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 B.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C.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 D.小肠内的pH比胃内的pH高
9.如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由图可以得出(? ?)。
A.温度越高,酶催化效率越高 B.pH越高,酶催化效率越高
C.酶具有高效性 D.酶具有专一性
(第9题)
10.酶的催化能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酸碱度等。为了验证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小芳进行了如下探究:
第一步:取5支洁净的试管,依次编号为1~5,各加入2mL淀粉溶液。
第二步:向1~5号试管各加入一定浓度的溶液2mL,使其pH分别为5.6、6.2、6.8、7.4、8.0。
第三步:再在各试管中加入稍加稀释的唾液2mL。
第四步:将各试管置于37℃的恒温水浴锅中进行水浴加热?
探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帮小芳将第五步探究步骤补充完整。
(2)探究过程中所用的水浴锅,选择37℃恒温的原因是 。
(3)3号试管加碘液出现橙黄色,说明 。
(4)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及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第11题)
A.1变蓝,2变蓝
B.1变蓝,2不变蓝
C.1不变蓝,2变蓝
D.1不变蓝,2不变蓝
12.下表为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该科学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是( )。
A.探究唾液对馒头中淀粉的消化作用
B.探究牙齿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D.以上三项都是该科学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
13.某药品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营养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药品“内层包衣”里的酶是 。
(2)胰酶中的胰脂肪酶能帮助脂肪最终消化为 。
(3)该药品嚼碎后服用会影响药效,原因是 。
(第13题)
14.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①饲料配制 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存
②鲈鱼饲养 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600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
③结果记录 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 。
(2)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 。步骤②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
(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
15.图甲、乙、丙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5题)
(1)图甲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
(2)图乙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 。
(3)图乙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A、B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min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的反应分别为:
A试管: ,B试管: 。
(5)图丙可以表示 (填字母)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肠淀粉酶
参考答案
1.B
2.B
3.细胞合成;蛋白质;高效性;专一性;温度;pH
4.促使黑色素的形成;先天性
5.(1)唾液;2号(2)2ml唾液;温度(3)淀粉糊与唾液未充分混合;唾液中唾液淀粉酶数量偏少
6.(1)淀粉没有被消化,淀粉遇碘变蓝(2)酵母菌能分解淀粉(3)蓝黑;不能消化淀粉(4)模拟人体的正常体温(5)C
7.B
8.D
9.C
10.(1)取出5支试管,分别加入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变化(2)37℃相当于人体的体温,有利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充分分解为麦芽糖(3)3号试管内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充分分解了(4)唾液淀粉酶在pH=6.8时催化能力最强
11.B
12.D
13.(1)胰酶(2)甘油和脂肪酸(3)胰酶的成分是蛋白质,胰酶在胃中被初步消化而失去活性,从而影响药效
14.(1)酶失去活性(2)加酶饲料;鱼苗生长速度快,实验现象更明显(3)植酸酶能够促进鲈鱼的生长
15.(1)受反应液中酶浓度的限制(2)酶反应的最适温度(3)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4)反应速度加快;无催化反应(5)B
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