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心脏和血管)课堂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心脏和血管)课堂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04 09:5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血液、心脏和血管
1.人体血液的组成是( )。
A.血清和血细胞 B.红细胞和白细胞 C.血浆和血细胞 D.红细胞和血小板
2.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血细胞,其作用是( )。
A.控制出血B.运输氧气C.抵御病菌D.调节血糖
3.如图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体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①个体最小,能穿透血管壁 B.②数量最多,能够吞噬病菌
C.③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①②③三种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
(第3题)
4.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描述,属于动脉特点的是( )。
①管壁较厚 ②弹性较小 ③血流呈喷射状 ④管径由小变大
⑤管壁薄 ⑥弹性较大 ⑦管径由大变小 ⑧血流速度较慢
A.①④⑤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⑥⑦ D.①②⑤⑧
5.在人体毛细血管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下列关于交换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被运走
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产生的氧与营养物质,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被运走
D.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氧,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肺泡
6.如图所示为小肠绒毛内的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动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无法判断
(第6题) (第7题)
7.如图所示为血液的组成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出现分层现象,原因是试管内加入了 。
(2)图乙中这些细胞位于甲试管中的 处。
(3)A的功能是 。
(4)轻微受伤后,伤口会自然止血,这主要与图乙中的标号 有关。
(5)某病人经血常规化验得知3的数量比一般人多得多,该病人身体某部位可能 ,3的正常参考值为 。






8.根据下面血液常规化验报告单和血液涂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8题)
(1)上表中患有贫血症的被检查人是 。
(2)皮肤划破后出血不易止住,表现出该症状的被检查人是 。
(3)由上表可以得知,被检查人 的身体患有炎症,他体内高于正常值的白细胞是图中 (填字母)。
9.用显微镜观察人体血涂片的永久装片时,在视野内能清晰地看到有许多红细胞,却没有比红细胞更大的白细胞。若要继续寻找白细胞,最合理的操作是( )。
A.换用大光圈 B.移动装片 C.换用高倍物镜 D.调节细准焦螺旋
10.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一旦受伤就血流不止者应该输入(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11.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人从平原迁移到4000m高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变化的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红细胞数量)( )。
A. B. C. D.
12.如图所示为哺乳动物的心脏模式图,含氧丰富的血液是由哪条血管进入心脏的( )。
A.1 B.10 C.3 D.9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13.小明观察血涂片时,首先看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物像。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物像。小明观察时没有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调节反光镜 D.转动粗准焦螺旋
14.如图所示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表示血液中的 ,它的主要形态和结构特点是 ,
当这种血细胞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2)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 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3)图中C的名称为 ,其作用是 。
当C数目明显下降时,易引起人体皮下出血。
(4)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 。
15.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未经染色的家兔新鲜血涂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操作者的左侧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上升显微镜镜筒
B.为观察位于视野左下方的某个红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在低倍镜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红细胞数量最多,有细胞核,呈鲜红色
D.白细胞的体积比红细胞大,在显微镜视野中最容易找到
16.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生物在形态、结构、功能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适应性。例如,与静脉相比,人体四肢的动脉一般分布在较深的地方,这是对下列何者的适应( )。
A.动脉的血压高 B.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动脉的管壁厚 D.动脉中的血流速度慢
17.如图所示为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④代表右心房 B.①与②之间无瓣膜
C.①的壁比②厚 D.血液流向:①→②,③→④
(第17题)
18.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所以体检时常需抽血化验。
(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约6cm处系上止血带,然后要求受试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血管变粗、隆起。由此可知抽取血液的血管是 。
(2)进针时,尽管有较强的疼痛感,但受试者并不会把手臂缩回,这是因为大脑能控制 中的缩手反射中枢。
(3)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在此过程中,血液中的 起着重要作用。
19.将新鲜血液分别进行如下处理:加入柠檬酸钠;用竹签搅动几分钟;不进行任何处理。静置后均出现淡黄色液体。三种方法获得的液体分别是( )。
A.血浆、血清、血清 B.血浆、血浆、血清
C.血清、血浆、血浆 D.血浆、血清、血浆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A
6.C
7.(1)抗凝血素(2)B和C(3)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血细胞(4)2
(5)出现炎症或感染;3.5-10×109个/L
8.(1)甲(2)丙(3)乙;B
9.B
10.D
11.C
12.B
13.D
14.(1)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2)B(白细胞)(3)血小板;加速血液凝固和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4)D;血浆
15.A
16.A
17.D
18.(1)静脉(2)脊髓(3)血小板
1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