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倍的概念
一、教学理念
“倍”是 由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过渡,是学生认知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课程标准2011版中把“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作为核心概念提出。“几何直观”的内涵“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记住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而“数据分析观念”的的内涵有三个重要方面:体验数据中蕴涵指信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了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以生为本”思想指导下,这节课中我以任务驱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重视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立倍的概念,注意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认识。重视多元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倍的模型。重视方法指导。培养比较、抽象的重要数学学习方式,渗透几何直观、数学模型思想。
二、教材分析
《建立倍的概念》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学习了乘、除法的初步认识以及乘、除法的实际应用后进行教学的,它以乘、除法的意义为基础,倍又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对“整数倍”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率,小数倍、分数(表示率)、百分数、比的内容,都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扩展。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经历从对生活中具体实物数量的比较中抽象出倍的过程,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在“几个几”的基础上认识倍,再从除法的角度理解倍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即一个量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量就是它的几倍。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拓宽学生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培养数感。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建立倍的概念”这一知识,溶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维模式的建立。
四、教学内容
《建立倍的概念》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五、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2、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比较、抽象的重要数学学习方式,渗透几何直观、数学模型思想。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使学生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倍”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难点: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培养学生比较、抽象的重要数学学习方式,同时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七、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1.课件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们的开心农场里收获了许多农作物,一起去看看吧。
问题:图中几个玉米为一组?有几组? 可以说是几个几?
2.课件出示番薯图(5个一组)
问题:番薯的个数,你也能用几个几来表示吗?
3.思考:这两排图画中的3和5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不同在哪里呢?
(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及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此处预设学生能把数字不同的意义解释得很清楚,全班掌声鼓励,起到榜样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开心农场的农作物,一方面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巩固了“几个几”的知识,为教学新知做准备,从而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情景创设,建立概念
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课件出示开心农场里的水果,
这里有2种水果,分别有几个?他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呢?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讨对倍的认识。(板书:倍的认识)
老师把他们整理后 这样摆放。
(师边说边课件演示)苹果和梨作比较,我们先确定一份的标准,这里以梨为标准,然后找出苹果里面有这样的2份,也就是2个2 。我们就说苹果的个数是梨的2倍。也可以说4是2 的2倍。
板书:( )和( )比 ,以( )作为标准,( )有这样的 份,
( )是( )的 倍。
请学生按照这个格式来说一说,然后同桌间相互说一说。
(2)课件出示梨和桔子
老师的要求:学生先确定圈出一份的标准,然后找出另一个数有这样的几份,最后按照这个格式说说他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可以说给同桌听一听,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
(3)请2个同学说一说,然后再说给自己听一听。
(师边说边课件演示)所以要求桔子的个数是梨的几倍,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也可以说8是2的4倍。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与“几个几”建立起联系。】
在变化中 ,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1)如果10个桔子有几个几呢?(预设:10是2的5倍。)
12个桔子有几个几呢?(预设:12是2的6倍。)
20个桔子呢?(预设:20是2的10倍。)
从这三句话中,你发现什么规律?可以找一找什么是不变的,什么在改变。
(预设:1、标准量始终不变,比较的另一个数越大,相应的倍数就越大。2、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
(2)有几个3 就是3的几倍。 有几个20就是20的几倍。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小结规律:(板书:有几个数 就是这个数的几倍。)这就是倍最基础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开心农场的情境,不断改变所比较的两个量的数量,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认识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感受比的“标准”的重要。】
(三)巩固练习,理解概念
1.你有信心挑战两道题目吗?
老师的要求:先确定圈出一个标准量,再找出另一个有这样的几份,完成填空后,最后用这个格式,说说出他们之间倍的关系。完成作业纸的第2题,有2小题。
2.拍手游戏:老师拍2下,学生拍出2的3倍。
请学生先思考怎样拍可以体现2的3倍,让别人一下就听出来?
回顾这三道题目,你发现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这三组题中出现的数都不一样,可为什么都是3倍呢?
(预设:虽然每道题中的数都不一样,可是每题中第2行的数量包含了第1行
的3份。)
小结:学到这里,你对倍有新的认识吗?或者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倍?
(预设: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可以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倍是2个数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总结方法,归纳含义,达到学生对知识点的初步巩固。反复让学生圈一圈、说一说,既让学生熟练规范地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的关系,又能让他们更深一步理解倍的含义,逐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提升拓展,举一反三
1.认识1倍
老师从农场里带来了2个梨和2个苹果,你觉得他们之间有倍数关系吗?
(预设:以梨为标准,苹果里面包含了1个2,苹果的个数是梨的1倍。
反过来,以苹果为标准,梨里面也包含了1个2,梨的个数是苹果的1倍。)
2.在变化中,巩固理解
又拿来了3个苹果,(苹果5个,梨2个)现在他们有倍数关系吗?
又拿来了1个苹果,(苹果6个,梨2个)现在呢?请你快速说出来
那怎样将苹果的个数变成梨的2倍呢?
(预设:1、拿掉2个苹果 2、再拿来1个梨 )
3.渗透比例思想
现在,老师故意不把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你还能一眼看出它们的倍数关系吗?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找规律,3个苹果和1个梨为一组,这样一组一组摆放了3组,每一组中3个苹果对1个梨,所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
我们把相同水果放在一起,验证一下看
假如我按照这样的规律一直不停摆放下去,你知道苹果的总个数和梨的倍数关系吗?
【设计意图:通过在“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不断改变苹果的数量,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完成舍弃事物或现象的质的内容,而仅仅着眼于它们的量性的特征”。探究倍数发生变化的原因,也有不存在整数倍的情况,感受比的标准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渗透比例和反比例思想。】
(五)闯关练习,灵活应用
这节课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非常认真地研究了对倍的认识,收获了宝贵的知识。接下来是练习大冲关时刻,你敢接受挑战吗?完成作业纸的第3、4两大题。哇塞,许多小朋友的动作真快,已经完成了,老师奖励你可以提前做第5大题。
1.估一估
2.画一画 画出你想研究的倍数关系,怎样画可以一眼看出它们的倍数关系
( 预设: 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错对都要。)
比一比、火眼金睛
学生完成以后,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解决的,最后老师课件展示思考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直观、数形结合练习,设计开放题练习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理解,建立倍概念的模型。练习第1题将标准量画在下面,目的是通过变式练习,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式,加上数形结合练习,在辨析中深化学生对倍的认识。练习第2题是开放题,在各种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倍的本质,感受比的“标准”的重要。练习第3题通过切割图形,在丰富学生对倍概念的图形表征的同时,为今后计算图形表示的多少和图形的面积计算作铺垫。】
(六)联系生活,感受“倍”的力量
有关“倍”的小故事:“成倍增长”
师:“倍”不仅可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的威力也是无比的。不信,老师就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故事的名字叫《智者的工钱》。
有一位智者,他每天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可以将昨天的工钱变成2倍。第一天他的工钱只有1分,可是随着日子的过去,到了月末他的工钱就非常多了
课件出示图片:
第1天只有1分,第10天,他有5元了,第是28天,是130万元,到了第31天,就是1040万元。最后三天多出了900多万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也就是说,当一个事物到了成倍增长的时候,越是到最后,它的威力是令人瞠目结舌的。
就像我们已经养成的好习惯,(比如: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等)而这些好习惯我们越是能够坚持下去,他今后所带给我们的益处会越来越多,源源不断的。
【设计意图:在认识了倍之后,让学生从这一全新的角度去发现生活中数据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鼓励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倍”的力量并持之以恒。】
(七)回顾反思,梳理全课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举例说说吗?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精神百倍、加倍努力、成绩倍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