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04 14:5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测试卷
知识要点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战争爆发前,西方已经进人资本主义时代, 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2.1838年底, 派力主禁烟的 为饮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 海滩被当众销毁。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4.“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 )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烟草传入中国的盛况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工业文明冲击中国
5.“若鸭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此事”是指 ( )
A.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 B.查禁鸦片 C.虎门销烟 D.鸦片战争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列,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烧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二 “……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材料三 6月3日……林则徐命人在海滩高处挖两个15丈见方的池子,灌上水,然后将鸦片投入池中……”工作人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烟土化尽。
材料一、二揭示了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材料三描述的场景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知识要点二:英国发动侵路战争
7. 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 ,随后直趋 ,威胁清政府。1841年初,英军强占 。
8.鸦片战争中,在长江门户吴淞战死的江南提督是 ( )
A.邓世目 B.关天培 C.丁汝昌 D.陈化成
知识要点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9.1842年8月,清攻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平等条约-----中英《 》。
10.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1.《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通商口岸 D.协商进出口货物关税
12.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 )
A.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B.广州、夏门、福州、抗州、上海
C.广州、厦门、定海、杭州,上海 D.广州、厦门,定海、杭州、天津
13.在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的条约是 ( )
A.《虎门条约》《黄埔条约》 B.《南京条约》《望厦条约》
C.《虎门条约》《望厦条约》 D.《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14.某学生以“鸦片战争期间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他可以查阅的是 ( )
A《日知录》 B.《国图志》
C.《变法通议》 D.《明夷待访录》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鹅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鸦片战争失败后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英国 2.道光帝 林则徐 虎门 3.B 4.C 5.B
6.(1)鸦片的输人使国内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加重人民的负担;削弱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腐蚀统治机构;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7.1840 浙江定海 天津 香港岛 8.D 9.南京条约
10.A 11.C 12.A 13.D 14.B
15.(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和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主要原因:中国封建经济落后;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要想坚持民族独立就要发展经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