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04 14:5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测试卷
知识要点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柱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起义军称“ ”。
2.洪秀全发动武装起义的目的在于 ( )
A.推翻清朝统治 B.打击外来侵略
C.实现其革命理想 D.建立人间的天国
3.“拜上帝会”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
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会”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4.浙江慈溪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指 ( )
A.红巾军 B.白莲教 C.太平军 D.洋枪队
5.下列受封将领中,不属于太平天国起义之初的将领是 ( )
A杨秀清 B.李秀成 C.萧朝贵 D.韦昌辉
知识要点二:定都天京
6.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 ,作为都城。太平天国定都后,颁布了《 》,规定不分男女,按 和 平均分配土地。
7.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历史事件是 (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北伐西征 D.攻克永安
8.1844年,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1853年,定都天京之后、他又颁布法令称:“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一变化说明满秀全 ( )
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C.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 D.缺乏先进阶级思想的引导
知识要点三:天京陷落
9.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封洪仁玕为 总理朝政。洪仁玕写成《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 、 、 、外交主张,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10.太平天国发生内讧,最后率部出走的将领是 ( )
A.杨秀清 B.冯云山 C.石达开 D.事昌辉
11.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陷落 D.天京事变
2.天京事变曾使太平天国陷入危局,但后来又略有起色。造成太平天国局面有所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C.利用了清朝统治者的内部矛盾 D.确立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1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截然不同的是 ( )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带有宗教色彩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水安州”。
材料二 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三 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材料一、二所述之事各发生在哪一年?在这两年中,木平天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活动?


材料三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


“翼王远征”指的是哪一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梳理与复习答案
参考答案
1.洪秀全 太平天国 太平军 2.A 3.C 4.C
5.B 6.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人口 年龄
7.B 8.B 9.干王 资政新篇 政治 经济 文化
I0.C 11.D 12.B 13.B
14.(1)1851年,1853年。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领导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攻占永安,并初步建立了政权。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并颁布了《天朝田制度》;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2)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先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
(3)由于进秀全的猜忌,石达开负气出走。进一步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