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预习笔记
一、基督教的兴起
1.兴起三要素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2.合法地位:313年,罗马帝国颁布“????????”,承认基督教有合法地位。
3.成为国教:4世纪末,????????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4.核心教义:????????与????????。任何人只要信奉基督教,就能得到基督的救赎,达成与上帝的和解,死后可以进入天堂。
5.教权与王权冲突的集中表现:“????????”。作为基督徒,一方面要服从代表上帝权威的教会,另一方面也要服从世俗国家的权力。
6.1122年,教会与各国君主达成妥协,签订《??????????》,教皇获得了对高级教士的任命权。同时,划定了教权与王权各自的管辖范围。
7.?两种权力体系的并立,相互制约和监督,有效防止了极端的神权政治或绝对的君主专制的出现。?
二、法兰克王国
1.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大的是????????。
2.建立三要素:时间:481年;地点:高卢地区;人物:????????
3.克洛维的统治:克洛维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
1)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带动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
2)不断????????,版图延伸到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三、封君与封臣
1.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逐渐形成。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在????????已经普遍存在。
2.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封君:赐地的人成为????????。封君需要保护封臣
封臣:接受土地的人则为????????。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
关系:
①封臣对封君要????????,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的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
②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收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
③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
四、查理曼帝国
1.建立: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扩大:继位后,查立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统治者查理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贡献给教会,称为“????????”。
3.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因此,查理被称为“??????????”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
4.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
????????、???????、????????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知识点
一.基督教的兴起
1.创立时间: 1世纪
2.产生地区: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3.产生背景:
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古代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人民把希望寄托于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
4.创立者:耶稣
5.主要教义: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6.基督教名称的来历:
“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在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4.基督教被确定为国教:
(1)原因:罗马帝国不少有地位的人都改信了基督教。罗马统治者认为基督教可以用来维护统治,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2)时间: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位罗马国教。
二.法兰克王国
1.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
3.克洛维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的措施:
(1)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2)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措施产生的作用: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4.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的扩张:
克洛维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三.封君与封臣
1.封君封臣的由来: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2、封建制度何时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联系封君与封臣的纽带是什么?
11世纪土地
3、封臣与封君之间的关系?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四.查理曼帝国
1.查理何时继承法兰克王位?8世纪
2.查理即位后法兰克王国的扩张:
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查理为鼓励基督教发展采取的政策:
查理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贡献给教会,称为“十一税”。教会因此富有,势力越来越大。
4.教皇为查理曼加冕:
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1)原因: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
(2)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习题
1.基督教宣扬忍受苦难的教义有利于统治,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的时间为 ( )
A.2世纪初 B.4世纪初C.4世纪末 D.5世纪末
2.法兰克王国是481年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 )
A.查理曼 B.凯撒C.屋大维D.克洛维
3.维系西欧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 ( )
A.土地 B.奴隶 C.黄金 D.粮食
4.小明同学在网上搜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下图,请你帮他判断该图反映的制度是( )
A.印度种姓制度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西周分封制度
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5.中古时期西欧分封制与中国西周时期分封制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分封的对象不同 B.相差的时间很长
C.维护的制度不同 D.分封的方式不同
6.查理在位时期,规定每个教区的人民需将每年收入的1/10作为“什一税”贡献给( )
A.教会 B.封建领主C.皇帝 D.主教
7.查理死后,他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三分帝国是在 ( )
A.800年 B.843年C.859年 D.960年
8.下列国家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西罗马帝国 ②法兰克王国 ③查理曼帝国 ④德意志王国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9、在西欧某时期人们常看到“城堡、庄园、领主”等,听到:“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一句规则。以上内容反映的是西欧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10、下列三幅图片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
A.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B. 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 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D.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11、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封建等级制、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教皇举行加冕礼、三分帝国等。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 史前时期的人类B. 亚洲文明古国C. 世界三大宗教D. 西欧封建国家
12.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法兰克王国中,查理是第一个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重要地位的国王。(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43年,查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的德意志、法兰克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世纪末,一个个日耳曼国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法兰克王国是其中最大的封建国家。9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分裂,在帝国疆域的基础上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
(1)材料一中的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谁?查理曼帝国是在哪一年分裂的?(2分)
材料二 9—11世纪,教皇和皇帝(指封建君主)通常是携手合作。教皇帮助皇帝制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则支持教皇对付公开对抗罗马教皇权威的拜占庭对手。1073年,随着格里高利七世继位为教皇,开始了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世纪时教皇是如何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的。
材料三 位高权重的教皇不断干涉西欧各国世俗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冲突与斗争。教权与王权的力量经常此消彼长,直到14世纪后,这一紧张对峙的局面才随着王权的增强与教皇势力的相对衰落而缓解。
(3)结合材料三,说说欧洲教皇与君主之间矛盾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从何时开始出现?
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
(3)这种制度下,主人给“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对他的主人有何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