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授课课题】原始农耕生活
【授课老师】
【授课班级】七(3)班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了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识读《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和《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形象地掌握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房屋的特点;通过概括。比较,弄清楚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识读本科内容,对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境内的三种早期人类,分别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那么,同学们还记得他们是怎样获得食物的吗?
学生回答。
学生甲:靠采集和狩猎为生。
学生乙:他们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的非常好。早期人类以采集的狩猎为生。但是大家想一想。单纯的依靠采集和狩猎来获得食物,会有哪些不足之处呢?
学生甲:冬天来了,食物匮乏。
学生乙:会经常挨饿,而且有时候为了获得食物需要走到很远的地方。
教师:那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原始人类的生活有保障呢?
学生丙:可以种地和储存粮食。
学生丁:可以讲一时吃不了的动物饲养起来,等到食物短缺时再吃。
教师:嗯嗯,很好。我们今天的许多家养动物都是从野生动物训化的,比如猪。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进行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是解决食物来源不稳定问题的最好办法。所以。农耕是原始人类改善生活状态的关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6-7页。
(二)讲授新课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页第一目,解决下列问题。
(1)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概况(兴起时间,起源地域,重要标志)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出示一副地图
1、兴起时间:距今10000年左右
2、起源地区:中国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3、农作物种类:
稻(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粟、黍(黄河流域是栽培粟,黍的最早起源地)
4、发展状况
(1)采集植物——种植模农作物
(2)原始狩猎——饲养家畜
(3)“刀耕火种”——耒耜耕种
5、重要标志
——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6、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行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教师过渡:刚刚我们了解了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情况,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南方与北方各具代表性的农业遗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二目,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河姆渡居民遗址?
(2)河姆渡遗址的时间,地点。
(3)河姆渡居民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河姆渡居民遗址的主要特征
(1)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水井
教师出示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教师提问:河姆渡居民为什么要建筑干栏式房屋居住?
教师提示:从气候,地理环境角度思考
原因: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潮湿温热。
一避潮湿,通风,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二避蛇虫猛兽之类。
影响: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2)农业:种植水稻,农业工具使用骨驷
教师出示河姆渡人的手工业产品
三、半坡居民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三目,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半坡居民遗址?
(2)半坡遗址的时间,地点。
(3)半坡居民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提问:半坡居民为什么要建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居住?
教师提示:从气候,地理环境角度思考
原因:
黄河流域气候干旱,风沙大,
冬天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沙,又可以取暖。
问题思考:比较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点,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
列表归纳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异同点
【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原始农业模拟耕生活中有许多的共同特征(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等),特别是对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两个典型农业代表的学习,了解了原始农耕生活的生活概况。但是,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的不同,河姆渡与半坡的特点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他们共同创造了华夏文明。
【作业布置】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单选题
【板书设计】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业
河姆渡遗址
1、距今时间:
2、地点、流域:
3、特征
(1)房屋、建筑
(2)农业
(3)饲养业
(4)手工业
半坡遗址
1、距今时间:
2、地点、流域:
3、特征
(1)房屋、建筑
(2)农业
(3)饲养业
(4)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