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2.2《氧气》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氧气是一种蓝色、无味的固体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氧气极易溶于水 D.氧气可以燃烧
2.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木炭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食物腐败 D.酒的酿造
3.下列关于物质的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黑烟生成
B.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4.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B.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C.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燃着的木条试验
5.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
6.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燃烧
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
A.因为红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雾弹
B.因为镁带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C.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烧
D.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8.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它所起的作用是( )
A.作燃料 B.供给呼吸
C.促使燃料迅速燃烧 D.携带方便
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失败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收集的氧气太少纯度太低 B.铁丝表面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薄层细砂 D.铁丝的温度没达到着火点
10.下列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
1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B.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温度降低,并且放出氧气的速率大
C.二氧化锰只能用作催化剂???
D.催化剂必须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的速率
1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锈蚀 B.夏季食物腐败
C.秋季山林着火 D.冬季河水结冰
13.验满氧气时的操作方法是( )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14.下列有关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
D.有些化学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15.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铁钉生锈
二、填空题
16.在氧气中点燃:①木炭;②蜡烛;③硫磺;④磷;⑤细铁丝.(用序号填写)
(1)能发出白光的是______;(2)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
(3)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______;(4)能产生黑色固体的是______;
(5)有浓厚的白烟生成的是______;(6)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
17.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并将物质的名称填写在空格内。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
18.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以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等方法制取氧气,这些物质从组成上看,是因为都含有 元素。分别写出这三种物质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③ 。
(2)甲同学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 。
实验前一定要先 。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
试管口塞团棉花的作用是 。
收集装置选择了E,能用该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
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正确操作顺序是先 ,再 ,目的是 。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是因为氧气 。
(3)乙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他选择了装置B和C组合。除过氧化氢溶液外,通常还需要的一种药品是 ,其作用是 。
①仪器a的名称 ,该仪器的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下,原因是
。
②用C装置收集氧气证明收集满的方法是 。
(4)实验分析:
①若要收集纯净的氧气,最好用排水法,但是发现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 ?。
②收集氧气时始终收集不满,可能的原因是???? ???????????;
????????????? ????????????????
三、实验探究题
1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根细铁丝用砂纸打磨后盘成螺旋状,取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发现铁丝没有燃烧。
第二步:取另一根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立即将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中,发现铁丝也没有燃烧。
[实验反思] (1)图中集气瓶底装入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根铁丝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根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改进后实验成功,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完成下列问题:
(1)A图中,夹持木炭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燃烧停止后,取出余炭,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B图中,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_____________部分迅速烧红;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氧气的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以上两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理由是 。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
是? ??? ;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以用下图装置代替C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的优点是 。
(4)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参考答案
1.B 2.A 3.b 4. BD 5.A 6.C 7.c 8. C 9.C 10.C
11.b 12. D 13.D 14.D 15.B
16.①②;③;③;⑤;④;①②.
17.氧气 硫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
MnO
2
△
)18.(1)氧 ①2H2O2二氧化锰2H2O+ O2↑ ②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③2KClO3 2KCl + 3O2↑
(2)A 固体加热条件制备气体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③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④氧气不易溶于水 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 ⑤撤导管 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内的水回流炸裂试管 ⑥正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3)二氧化锰 催化作用 ①长颈漏斗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②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收集满了
(4)①集气瓶没装满水 没有等到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就开始收集
②装置漏气 药品量不足
19.(1)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2)空气中氧气浓度低
(3)引燃铁丝 待火柴快要燃尽时再插入集气瓶中 火星四射 黑色固体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或Fe+O2――→点燃Fe3O4)
20.(1)坩埚钳 石灰水变浑浊(2)外焰 防止大量的氧气跑掉
21.⑴B CDE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是氧气和水,无污染 ⑵防止水槽内的水回流炸裂试管 一部分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里了 ⑶2H2O2二氧化锰2H2O+ O2↑ 可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⑷A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