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第一课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一.原因:
二.经过:
1.第一阶段(1840.6-1841.6)
2.第二阶段(1841.8-1842.8)
三.结果:
四.影响:
相关练习
一.鸦片战争的原因1.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一.鸦片战争的原因2.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和虎门销烟相关图片林则徐与禁烟运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发当从严,若由泄泄视之,则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鸦片战争形式图18401841-1842官兵都收民骨髓,陈公但饮吴淞水。武臣死于疆场,幸也。
——陈化成三.鸦片战争的结果1842年,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攻城,清政府屈服求和,鸦片战争宣告结束。
1842年8月,中英两国代表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为通商口岸
2、中国赔款 2100银元
3、割让香港岛4、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重要概念片面最惠国待遇含义:最惠国待遇是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于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中国与外国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往往只是片面规定该缔约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
取得:英国取得此特权是通过《虎门条约》,其内容是“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人一体均沾。”领事裁判权
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主要表现在他们在居留国犯了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受本国的领事或由其本国所设立的法庭依照本国法律审判。这就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租界是指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条约规定的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或经商”的一定区域,它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半殖民地国家进行侵略的据点。后来,他们又取得了对租界的“管理权”,“租界”便成了“国中之国”。旧中国许多城市都有这种被强占的“租界”,这是中国陷于半殖民地社会的一种特殊象征。在上海的英租界是外国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租界,它是在上海开埠通商后,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中有关条款,迫使上海地方官员以告示形式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建立了英租界。四.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
2.新思潮的萌发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重要概念(1)含义:“半殖民地”主要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主要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二者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中国由封建社会进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鸦片地争开始的,结束于新中国成立,这是我国近代社会最基本的“国情”所在。
(2)理解:对此概念,既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的,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的。更不能理解为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正确理解应为不完全的封建社会和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相关练习1.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的根本目的是
A.阻止白银外流
B.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C.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保持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地位C相关练习2.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A.鸦片毒害中国人民
B.林则徐的上书感动了道光皇帝
C.银荒兵弱对清政府不利
D.接受人民的禁烟要求C相关练习3.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被撤职查办的根本原因在于
A.英军的强烈要求
B.琦善从中挑拨离间
C.道光帝本来就不信任林则徐
D.清朝统治的腐朽D相关练习4.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朝封建制度腐朽
C.清朝闭关锁国
D.道光帝犹豫动摇B相关练习5.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扩展对华贸易最主要的动力是
A.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B.工业革命后西方经济巨大发展
C.商业利润的刺激
D.清政府软弱可欺B相关练习6.英国在华 攫取的下列侵略权益中,不是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取得的是
A.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B.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
C.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D.兵船在通商口岸自由出入B相关练习7.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D相关练习8.“合众国人民在五港口贸易,或久住,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选建楼,并设立医院、礼拜堂及殡葬之处”这一条出自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B相关练习9.鸦片战争前后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实的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康輶纪行》
D.《瀛环志略》A相关练习10.《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所起到的直接作用是
A.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B.探索了救国救民之路
C.批评了封建闭关锁国政策
D.介绍了西方的先进技术A相关练习11.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经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①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②鼓励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③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锁国④坚持正义立场讲究斗争策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A相关练习12.下列关于林则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广州领导禁烟运动
B.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C.最早提出建设新式海军的主张
D.揭露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D相关练习13.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中国主要呈现出
A.封建主义特征
B.半殖民地特征
C.半封建特征
D.殖民地特征B相关练习14.中国近代史上一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A.假作公允以欺骗舆论
B.严重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被迫对中国作出有限的让步
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权威D 一、社会性质变化
由一个封建社会逐渐变为一个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社会矛盾的变化
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 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三、革命任务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 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清政府的财政吃紧,
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增加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香港岛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
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