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课题名称:彝族火把节
适合班级:初级水粉
年龄:6—8岁
课时:3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中国少数民族彝族的传统习俗——火把节。
2、认识火的色彩组成,练习用色彩表达热闹的场景。
3、学习使用水粉和勾线笔、油画棒结合的方法创作。
工具材料:
卡纸、水粉颜料、调色盘、水粉笔、抹布、水桶。
猜猜他们在干吗?
这是彝族的“东方狂欢节”——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的由来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十大力的恶魔,在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人们发现后,纷纷上前质问。十大力蛮横地要人与他摔跤,还示威地把一头头壮牛翻倒(从此,火把节时首先要斗牛)。他的挑衅行为惹怒了一位叫包聪的彝族英雄。他走出人群,与十大力扭扯着摔了三天三夜仍不分胜负。于是人们弹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包聪助威,终于击败了十大力。恶魔发怒,放出蝗虫等各种害虫来糟蹋人们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于是,人们又集合起来,点燃一支支火把去烧害虫,最后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害虫,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廿四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到这一天,都要杀牛宰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它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勇士摔跤斗恶魔,众点火把烧天虫。
彝族的穿着跟我们不一样哦
载歌载舞
火把表演
载歌载舞
观察思考
1、观察一下,火把节上都有什么?有烧火的木材、火焰、烟雾、跳舞的人,还有火警的救火车。
2、观察火焰都由什么组成?火焰分内焰、中焰和外焰。有红色、黄色、白色。还有黑色的烟雾。
3、火焰是怎么着的?火焰由下往上着,下面大上面小,火焰不停地跳跃着。
火把节广场
开始创作咯!
1、先用较重的颜色画出烧火的木材。
2、用干画法画火焰,由下往上依次用红色、黄色画出火把的火焰,白色画画火苗。
3、用肉色画出舞蹈小人儿的脸、和四肢,彩色画衣服和乐器。
4、用勾线笔和油画棒添画小人的头发和五官等细节。
学生作品欣赏
课后小结
1、以上学生作品是触及色彩创作班孩子的作品,仅供参考。较大些的学生在作品内容和细节上可以再丰富些,如各种舞蹈的小人儿,浓烟,广场的建筑,待命的救火车等等。
2、油画棒需要待水粉干透以后再添加细节。
3、若使用油水分离法画背景,先涂油画棒再涂水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