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8--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九下第16课冷战 B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雅安17.)1949年9月和10月,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成立。这标志着( )
A.冷战序幕揭开 B.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C.冷战正式开始 D.美苏全面冷战对峙格局形成
2.(2019南充1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紧接着又拉开了序幕。”材料中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华约组织的形成
3.(2019德阳22.)图2中以“铁幕”分割欧洲的主要依据是()
图2 “铁幕”分割欧洲
A.民族构成 B.经济水平 C.意识形态 D.宗教信仰
4.(2019成都22.)1947年,美国提出了一项经济合作计划,旨在通过大规模“援助”帮助欧洲恢复战争创伤。这一计划是()
A.马歇尔计划 B.“和平演变”计划 C.社会保障计划 D.“公平施政”计划
5.(2019深圳30.)冷战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对峙与竞争的状态。这种状态开始的标志是( )
A.华约的建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德国的分裂 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6.(2019日照23.)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 )
A.美苏冷战开始 B.两极格局形成 C.美苏争霸开始 D.第三世界崛起
7.(2019大庆4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D.欧盟的建立
8.(2019内蒙古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处于对峙与竞争状态。其中,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是()
A.北约的建立 B.华约的成立 C.德国的分裂 D.杜鲁门主义出台
9.(2019北京27.)“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华约”建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10.(2019呼伦贝尔兴安盟14.)从1948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11.(2019东营24.)“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久而耐心地,同时又坚定而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下列属于美国冷战政策表现的是( )
①提出杜鲁门主义②建立“华约” ③建立“北约”④推行马歇尔计划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2019南通30.)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形成了以对抗苏联,称霸世界为目的的西方集体防御体系。这就是()
A.华盛顿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经济共同体
13.(2019长沙22.)世界政治格局由一战前的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4.(2019镇江23.)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发生,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来自()
A苏联和东欧 B.美国和西欧 C.轴心国集团 D.同盟国集团
15.(2019襄阳20.)第二次世界发展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主导?()
A.英国和法国 B.日本和德国 C.苏联和中国 D.美国和苏联
16.(2018徐州25.)漫画具有针砭时弊的社会批判功能,富含历史文化价值。下列漫画反映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铁幕演说”的发表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17.(2018绥化24.)冷战开始后,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的组织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18.(2018盐城19.) 下面年代标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选项是( )
A. A B. B C. C D. D
19.(2018长春19.) 观察下图,对其中“善意”的实质理解正确的是( )
①控制西欧国家 ②体现无私奉献 ③提升欧元地位 ④遏制苏联力量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0.(2018德州25.)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 )
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 美苏的“较量”:古巴导弹危机
A.“铁幕”演说发表 B.北约组织建立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华约组织建立
21.(2018无锡23.)下列图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概括最恰当的是( )
1947年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的成立
A.欧洲一体化 B.冷战政策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22.(2018河北17.)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
A.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C.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 D.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
23.(2018贵阳15.)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在世界范围的争霸中,典型事件是( )
A.朝鲜战争 B.古巴导弹危机 C.苏联出兵阿富汗 D.科索沃战争
24.(2018连云港10.) 某同学学习的下列历史事件,其共同主题是( )
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建立北约组织 ④成立华约组织
A.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霸权主义的推行 C.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区域集团化的加快
25.(2018江西12.) “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 罗斯福新政 B. 马歇尔计划 C. 成立北约 D. 成立华约
二.材料题
1.(2019赤峰21.)(16分)自从近代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经历了“一体化”、“工业化”、“两极化”。如今呈现出“碎片化”状态。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体化】
材料一……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渐确立起来。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是什么事件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2分)
【工业化】
材料二: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前期,先后经历两次工业革命,从”手工工场生产”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逐步实现了工业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举出交通方面的发明两例。(2分)并用其中一例说明科技“刷新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2分)
【两极化】
材料三:结合下图按要求作答。
(3)二战后,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两极格局政治方面的对抗开始于什么事件?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在什么事件之后?两极格局结束于哪件事?(3分)
【碎片化】
材料四: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它地区,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4)根据材料四,说说世界政治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着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五:我们正处于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点,不得照抄原文)(3分)
2.(2019株洲24.)(18分)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我的祖国和世界】
材料一随着徳、意、日法西斯的溃败,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和对抗重新浮现,特別是美苏两国所追求的战略目标发生严重对立,双方开始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臧嵘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历史(必修I)》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出现冷战对峙局面的原因。(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推行的政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表现。(4分)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新中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彻底扫荡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势力,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重塑了世界政治地图,有力推动了维护国际和平事业的发展,増强了世界和平力量,対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对人类和平、民主、正义、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一--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何吋?(2分)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対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4分)
【我的祖国和家乡】
(3)有学者概括说,“中国近代半湖南,湖南近代半醴陵”。请你写出カ《义勇军进行曲》(今中华人民共和同国歌)作词的湖南人及领导湖南和平解放的醴陵人的名字。(4分)
【我的祖国和我】
(4)时代风云激荡,历史沧桑巨变。在祖国70华诞到来之际,我送给祖国母亲的一条祝福语是:(2分)
3.(2019泰安19.)(10分)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斐迪南(右)和他的妻子图二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
(1)图一人物在1914年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举行了军事演习,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图二事件的爆发标志着什么?(1分)
材料二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同学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摘自2017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上册
(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1分)
材料三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3)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在二战中发挥的国际影响是什么?(2分)
材料四“冷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刘金质《冷战史》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达到了建立“世界新铁序”的目的。(2分)
材料五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摘自2017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下册
(5)依据材料指出中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是什么?(1分)
4.(2019山西18.)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各种力量之间相对稳定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向岭南发展。此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来&源:@~中教*#网]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国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国;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自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出三国鼎立局面的方位示意图。(2分)
(2)材料二中所述的会议召开后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格局?简要评价这一格局。(3分。
(3)根据材料三,列举二战后美苏矛盾尖锐化的具体表现。(3分),
(4)根据材料二、三,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个国际格局的相同之处。(2分)
5.(2019定西15.)(8分)战争的破坏以及和平的重构是国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步骤。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1949年4月4日,美国、比利时、加拿大等12国外长在美国国务院会议大厅举行北约签字仪式。8月24日,各缔约国均按照本国的宪法程序完成批准手续,至此,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建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及其缔结的协议,确立起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什么?(2分)
(2)针对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军事组织,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由此确立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什么?(2分)
(3)材料三描述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6.(2018凉州四.)(6分)人类历史上曾经发表过一系列宣言,签署过诸多重要条约,对国家政治生活和世界格局产生过深远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2)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使美国南北在政治体制上实现统一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定这一体系的两个重要条约分别是什么?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构成这一格局的两个条约组织分别是什么?
7.(2018河池18.)(10分)近代以来,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造成亚太地区局势紧张,引起世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地图回放】
材料一 战争示意图
图一 图二
(1)写出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事件发起者和图一战争所签订的条约名称。列举图二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3分)
【史实再现】
材料二 它在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实际上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染指中国的协议。美国……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世界历史》
(2)材料二中的“协议”是指哪一条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协议”的签署对美的影响。(3分)
材料三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说:“你把手伸过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中美25年没有交往”,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什么政策?促成材料三中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时政分析】
材料四亚太的和平、稳定、繁荣属于全体亚太人民,亚太的未来要靠亚太人民携手创造。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是亚太大家庭的精神纽带,是确保亚太合作处在正确轨道上的重要保障。让我们脚路实地推进合作,扎扎实实采取行动,共同建设亚太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4)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材料四回答,为“共同建设亚太更加美好的明天”,中美日三国应构建一种怎样的外交关系?(1分)
8.(2018吉林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192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帝国主义国家对战后世界秩序进行了重新安排,建立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促使世界格局……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结构的新时代。……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1)材料一中的“新格局”指什么?写出两个与其相关的条约名称。
(2)材料二中“两极结构”的形成与美国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写出这一政策在政治方面的表现。美苏对峙局面“发生了改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2018--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九下第16课冷战B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A B A B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A D A C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A B
材料题
1.(2019赤峰21.)【答案】
(1)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火车、汽船的发明;科技的进步加速能源的开发利用,各种工业污染导致环境恶化,如废气、废水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影响。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成立之后;苏联解体。
(4)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它地区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
2.(2019株洲24.)【答案】
(1)冷战的背景:法西斯力量的瓦解;美苏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上的矛盾;美苏追求战略目标的不同;
冷战政治上表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军事上的表现: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2)1949年10月1日;影响: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力量;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3)田汉;陈潜;
(4)祖国万象新,五彩霞光冲九天,神洲上下尽开颜。共庆吾国七十诞,百业千姿竞争先。
3.(2019泰安19.)【答案】
(1)萨拉热窝事件。(1分)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分)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分)
(3)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1分)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分)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分)没有(不能也可1分)理由: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与美国的霸权主义相违背。(1分)(只答正确结论,没有分析原因,只得1分;结论不正确,原因正确不得分。)
(5)共商共建共享。(1分)
4.(2019山西18.)【答案】
(1)答:示例:魏蜀吴(名称和方位全部答对得2分,其它酌情给分。)
(2)(3分。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世界的相对稳定。(1分)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1分)
(3)答:政治上,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1分)经济上,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互会;(1分)军事上,分别成立北约,华约。(1分)(或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入侵阿富汗等任意一点得1分)
(4)答:都是在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体系;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和大国争霸的性质;都建立了国际性组织机构: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都带有不稳定性;都随着大国间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瓦解等。(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点得1分,共2分)
5.(2019定西15.)【答案】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格局;
(2)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冷战格局(或两极[对峙]格局,或美苏对峙格局)。
(3)两极格局终结(或冷战结束)。
6.(2018凉州四.)【答案】
(1)文件:《人权宣言》。
(2)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条约:《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4)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7.(2018河池18.)【答案】
(1)日本;《马关条约》;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在一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冷战政策;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4)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友好互助,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等。
8.(2018吉林17.)【答案】
(1)凡尔费一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2)“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多极化
(3)弱国无外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或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要致力于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济实力或综合国力决定国家地位等。(答出其中之一即可)
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法国的福煦将军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一书中写到:华盛顿会议的结果对日本的安全以及在中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从而激起了日本对美国的极端仇视,为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埋下了种子。
魏
蜀
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