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比例线段
第2课时 比例线段
课题
第2课时
比例线段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学习线段的比的必要性,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
数学思考
借助几何图形,直观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问题解决
会求两条线段的比.
情感态度
通过现实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点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求解.
教学
难点
了解线段的比例中项.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同学们,全等图形的概念是什么?在下面的图形中有全等图形吗?在下图中还有什么样的图形?
图22-1-3
学生回忆并回答,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迁移或类比方法.
活动
一: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堂引入】
请在下面图形中找出形状相同的图形?你发现这些形状相同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图22-1-4
通过发现这些形状相同的图形的不同点,引出线段的比的概念,引发学生思考相似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探究1】 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即AB∶CD=m∶n,或写成=.其中,线段AB,CD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表示成比值k,那么=k,或AB=k·CD.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
如图22-1-5,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形状相同,AB=5 cm,A′B′=3 cm,AB∶A′B′=5∶3,就是线段AB与线段A′B′的比,这个比值刻画了这两个五边形的大小关系.
图22-1-5
想一想: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
【探究2】 教师展示课件:
图22-1-6
在这两个多边形中,是否有相等的内角?相等的内角的两边是否成比例?初步感知定义.
1.通过上面的活动,使学生对两线段的比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理解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但要采用同一个长度单位.
(续表)
活动
二:
实践
探究
交流
新知
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1.相似多边形:一般地,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注意:(1)表示相似比时,多边形的顺序必须与相似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对应.
(2)相似用“∽”表示,读作“相似于”.图22-1-6中的两个多边形我们记作六边形ABCDEF∽六边形A1B1C1D1E1F1.
【探究3】 如图22-1-7,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顶点都在格点上,那么AB,CD,EF,EH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分别计算,,,的值,你发现了什么?
图22-1-7
2.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相似多边形的概念与性质.
3.通过方格纸上两个四边形对应边的比值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对应线段的比相等,进而引出比例线段的概念.
活动
三:
开放
训练
体现
应用
【应用举例】例 如图22-1-8所示,一块矩形绸布的长AB=a m,宽AD=1 m,按照图22-1-8所示的方式将它裁成相同的三面矩形彩旗,且使裁出的每面彩旗的宽与长的比与原绸布的宽与长的比相同,即=,那么a的值是多少?
[变式题] 已知1,,2三个数,请你再添加一个数,构成一个比例式,这样的数有几个?
图22-1-8
此例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拓展提升】
1.运用比例尺计算
例1 你知道比例尺的含义吗?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则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2.用定义判断线段是否成比例
例2 判断下列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1)a=2,b=,c=,d=2 ;
(2)a=,b=3,c=2,d=;
(3)a=4,b=6,c=5,d=10;
(4)a=12,b=8,c=15,d=10.
学以致用,通过几道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
(续表)
活动
四:
课堂
总结
反思
【当堂训练】
1.已知线段AB=1 cm,CD=5 cm,则AB∶CD=(A)
A.1∶5 B.5∶1
C.2∶1 D.1∶2
2.下列各组线段(单位:cm)中,为成比例线段的是(B)
A.1,2,3,4 B.1,2,2,4
C.3,5,9,13 D.1,2,2,3
3.已知线段a,b,c,其中c是a和b的比例中项,a=4,b=9,则c等于(B)
A.4 B.6 C.9 D.36
4.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图上测得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5 cm,则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C)
A.10 m B.25 m C.100 m D.10000 m
5.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3 cm,b=2 cm,c=6 cm,则d=__4__cm.
当堂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益、有所提高,明确哪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比例线段
引入:
线段的比:
成比例线段:
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1
解:
检测讲解
投
影
区
学生活动区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①[授课流程反思]
课堂内容的导入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由熟悉的全等到相似,再通过身边的线段——身高引入线段的比,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同时通过身高的单位不同时的比法让学生体会到单位统一的必要性,也更好的理解单位与比值无关.对线段的比有准确的认识,使本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②[讲授效果反思] 在探究线段的比的同时紧扣生活,让学生在解决身边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认识到学习数学要服务于生活.
③[师生互动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