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05 15:4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预习笔记
1.东晋建立:______年,皇族________重建晋朝,定都______,史称“东晋”。
2.东晋在______________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局势稳定,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3.东晋的灭亡:______年,东晋亡。
4.南方在东晋灭亡后,相继出现了齐、梁、陈、__________四朝,都城都在_____________,统称_________。
5.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
(1)北民为躲避战祸大量南迁,带去了_______和先进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江南地区社会安定。
(3)南下移民与当地民众的努力。
6.江南地区的开发表现:
(1)南方农业的发展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手工业的发展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方商业的发展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点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3、兴盛:淝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衰落: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5、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业:
①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②犁耕施肥,广种水稻小麦; ③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2)工业:手工艺快速进步。缫丝、织布 、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
(3)商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建康(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结果: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习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D. 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2.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
A. 八王之乱B. 祖狄北伐 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
3.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B. 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 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D. 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4.东汉末年,大批北方民众南迁,他们主要定居在( )
A. 四川地区B. 岭南地区C. 长江中下游地区D. 淮河中下游地区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其中人口达百万,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是( )
A. 成都 B. 洛阳C. 建康 D. 长安
6.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大量田地被开垦 ②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农业生产使用粪肥 ④南方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下列有关东晋南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晋偏安江南,都城在建康B. 南朝的第一个政权是“宋”
C. 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D. 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8.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城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在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 )
A. 优越的自然条件B. 北方人口的南迁
C. 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D. 经济重心的南移
9.某中学历史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不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
A.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B.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 国家的统一D. 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10.《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史料反映的社会现象可能出现在( )
A. 战国时期 B. 秦朝时期C. 汉朝时期 D. 东署南朝时期
11.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区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生产技术较落后,人们没有什么积蓄。
材料二 《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繁荣昌盛,民户越来越多,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如果一个郡获大丰收,能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2)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人口、技术等方面,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