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针对性练习(1.1-1.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针对性练习(1.1-1.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06 11: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针对性练习(1.1-1.3)
一、选择题
1. 将一重为50N的物块,放入一盛满水的溢杯中,从杯中溢出20N的水,则物块所受到的浮力为( )
A、50N B、20N C、30N D、70N
2.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 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F1 
B、F2 
C、F3 
D、F4
4. 一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悬挂,如图所示,当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开始往下放。能大致反映木块受到浮力F浮,与下放木块的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5. 把一个木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50g酒精;若将此木球从酒精中取出,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的质量是(ρ木=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
A、等于50g B、小于50g C、大于50g D、无法确定
6. 2016年12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赞扬了海军372潜艇官兵。372潜艇在海上正常航行时,突然遭遇海水密度变化,引发潜艇“掉深”,即突然快速向海底沉降。指战员临危不惧,冷静处置,转危为安。造成潜艇沉降的原因可能是( )
A、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增大???????????????????????????????????????B、潜艇所受压强突然增大
C、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减小???????????????????????????????????????D、潜艇所受压强突然减小
7. 如图,小船上放有较大石头,当人将石头放入池塘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池塘底部的压强增大
B、水对池塘底部的压强减小
C、水对船底的压强不变
D、水对船底的压强增大
8. 小强通过自学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但实验所得数据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做实验查找原因
B、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D、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9. 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浸没水中的物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0.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三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关于它们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FC
B、FA<FB<FC
C、FA>FB=FC
D、FA<FB=FC
11.浸在水中的物体,关于它们受到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沉在水底的物体比漂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B、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浅受到的浮力越小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12.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 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3.下列有关物体浮沉的分析,合理的是( )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14.取一块金属箔做成中空的桶,它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果将此金属箔揉成团,它会沉入水底。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
D、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15.如图,大玻璃杯重6牛,小玻璃杯重2牛,把小玻璃杯放在大玻璃杯内,并缓慢向大玻璃杯中注水(水没有进入小玻璃杯)。若要使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则所注入的水重( )
A、至少是2牛
B、必须大于6牛
C、必须大于8牛
D、可以少于2牛
二、填空题
16.如图,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______,两只玻璃管内液面下降,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_。该实验我们称之为电解水,其过程可以用如下示意图表示,通过实验说明水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

17.某救捞船在海中打捞了一艘无人潜航器。打捞潜航器时,潜水员需下水操作,已知潜水员和他的潜水设备的总体积为6.8×10-2米3。(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1)当潜水员跳入水中,直至下潜到作业深度过程中,所受浮力如何变化? 。
(2)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受到的浮力为 。
18.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他想知道甜瓜的密度,于是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450mL,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50mL,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增大了 N,甜瓜的密度为 g/cm3。(g=10N/kg)
19.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重为10N的实心小球,小球浸没在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   N,其密度是   kg/m3。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图示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21.(2018·泰州)把重10N,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物体所受浮力为 N,排开水的体积是 m3。(g取10N/kg)
22.如图所示,有一块密度为0.9×103kg/m3的蜡块漂浮在水面上,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该蜡块的重力为  N。如将水换成酒精,待放入的蜡块静止后,蜡块所受的浮力是   _________N。(g取10N/kg,ρ酒精=0.8×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
23.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___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
(2)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___。
(3)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24.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学习了浮力后,向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空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浮力吗?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要求他们大胆猜想,同时要求他们猜想假如有浮力,那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没有浮力,因为空气根本看不见。
猜想二:没有浮力,因为空气的密度太小啦。
猜想三:有浮力,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空气的体积有关。
请你在此基础上提出你的猜想: 。
为了验证这些猜想的正确性,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图中左、右各挂一个完全相同的塑料瓶,右边的塑料瓶塞子上插有一只带有气球的自动进气阀)
(1)向带有进气阀的塑料瓶中打气(约十几次)后,将进气阀关闭。
(2)将气球套在进气阀的口上,用细线扎紧。
(3)将此瓶与另一瓶分别悬挂在杆的两端,用线吊起后,调节平衡,旋开进气阀,使瓶中空气进入气球,随着气球体积的增大,观察现象。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气球体积增大,带有气球的塑料瓶的一端逐渐翘起,这一现象说明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 (填“有”或“没有”)力的作用,也证明了猜想 是正确的。
25.为了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端放一小杯在金属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属块、粗铁丝都不接触

(1)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如图甲→乙→丙),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示数:F甲_______F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再平稳缓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离水面(如图丁)可以计算出图丙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N,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比真实数值将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简答题
2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图中 (填序号)环节构成的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
(3)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
(4)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 C、地下径流   D、下渗和蒸腾
27.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举行,在大桥建设中,创下多项世界之最。(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1)“振华30”是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排水量达25万吨,自身的质量为14万吨,则它最多可装载多少吨货物?
(2)大桥海底沉管隧道最后连通时,需要安装质量达6000吨的接头,如图所示。起重船在吊起接头后,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加了多少米3?

















28.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浮力秤”参加了展评,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厘米2,总长为20厘米,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厘米。

(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牛?
(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
(3)该同学把秤的读数均匀地刻在小筒上,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g取10牛/千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C A C B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A B D
二、填空题
16.气泡 2:1 氧原子和氢原子(原子)
17.(1)先变大,后不变 (2)680牛
18. 0.5 0.9
19.4;2.5×103
20. (1) 2:1 (2)B
21.漂浮 10 0.001
22. 1.8;1.6
三、实验探究题
23.(1)液体密度 2.4 (2)增大 无关 (3)1.2×103
24.有浮力,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所在位置有关  有   三 
25.(1)等于 (2)1.2 偏大
四、简答题
26.(1)降水 蒸发 水汽输送 蒸腾 (2)②③①⑤ (3)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4)B
27.(1)载货量m=25万吨-14万吨=11万吨
答:最多可装载11万吨货物。
(2)m’=6000吨=6×106千克
△G=m’g=6×106千克×10牛/千克=6×107牛
△F浮=△G=6×107牛
△V排===6×103米3
答: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加了6×103米3。
28.(1)0.8N (2)0.12kg (3)m物===ρ液V排-m筒=ρ液Sh-m筒;因液体密度ρ液、小筒底面积S、小筒质量m筒都是定值,故物体质量与小筒浸入的深度是一次函数关系,
故小筒上的刻度(即代表了小筒浸入的深度)是均匀的。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