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针对性练习(1.4-1.7)
一、选择题
1. 推理是学习科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
2. (2019·扬州)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集气瓶 B、烧杯 C、玻璃棒 D、量筒
3.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4. 要使食盐从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的方法是( )
A、冷却溶液 B、蒸发溶剂 C、加热溶液 D、增大压强
5.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能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用洗脸水浇花 B、用低流量喷头 C、生活污水排放到河里 D、收集雨水作生活用水
6.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①牛奶和水 ②植物油和汽油 ③冰和水 ④泥土和水 ⑤面粉和水 ⑥碘和酒精
A、②⑤ B、③⑥ C、③⑤ D、②⑥
7. 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边加边搅拌。下列图形中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8. 实验室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毫升的量筒量取42.5毫升蒸馏水
9. (2018?成都)根据图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不能溶解其他溶质 B、20mL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是定值
C、加热后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变大 D、加热后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10.下列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取用氯化钠固体 B、称量氯化钠固体 C、量取水的体积 D、溶解
1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2.(2019·杭州)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13.下列过滤装置及其操作的简图(图中固定装置和混合液、滤液均省略,且玻璃棒末端均已轻靠漏斗内的三层滤纸处),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4.海水晒盐的做法是先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水逐渐蒸发后,食盐就会结晶析出。在晒盐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的溶解度始终保持不变 B、海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C、析出食盐时的海水是食盐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是纯净物
15.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W1经如下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W1溶液W2溶液W3溶液
A、W2溶液一定饱和
B、该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50克
C、W2与W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D、如将W3溶液蒸发10克水,则析出晶体一定大于5克
二、填空题
16.下列这些物质在水中分散后形成溶液的有 ,形成悬浊液的有 。
①蔗糖 ②味精 ③食盐 ④酒精 ⑤色拉油 ⑥泥土 ⑦高锰酸钾 ⑧粉笔灰 ⑨汽油
17.t1℃时,将质量均为35克的氯化钾和硝酸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所示(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1)据图分析烧杯A中溶解的溶质为_______;
(2)将t1℃时烧杯B中的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克。
18.(2018·衢州)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__________(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9.1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40克,若将100克硝酸铵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 _________克的硝酸铵溶液,还需加入 克 才能刚好成为10℃时的硝酸铵饱和溶液。
20.20℃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编号 A B C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9 18 27
溶液质量(克) 59 68 68
(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_______克。
21.将纯净的氯化钠配制成溶液。20℃时,向4个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9 36 81 90
溶液质量/g 209 236 272 272
(1)若将①中得到的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是 g。
(2)关于上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①②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③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将④继续恒温蒸发100g水,过滤,得到质量为36g的固体
D、20℃时,2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72g
22.科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过程如图甲所示;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NaCl溶液50克,过程如图乙所示。
(1)图甲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称量精盐发现天平指针偏左,此时应 ,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所配制 NaCl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字母)。
A、粗盐溶解时不充分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蒸发时溶液飞溅 D、配溶液时称量的精盐仍潮湿
三、实验探究题
23.为研究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因素 第1组 第2组
温度/℃ 20 20 20
加入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加入溶剂质量/克 20 20 10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克 10 10 10
试回答:
(1)实验中物质的溶解性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的。
(2)第1组实验中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组实验中要研究溶解性与溶质种类的关系,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24.三位同学用不同方法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
西西:用固体氯化钠和水;
玉玉:用20%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宾宾:用100g20%的氯化钠溶液、10g氯化钠固体和水。
(1)实验中三位同学共同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量筒,胶头滴管,烧杯.
(2)若西西同学最后配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3)玉玉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时应量取________mL的水。
(4)宾宾用100g20%的氯化钠溶液、10g氯化钠固体和水可配制成5%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25.食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 一般经过如图甲所示操作流程:
(1)图甲实验过程中用到玻璃棒的操作有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 。
(2)图乙是过滤装置图,图中a所示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计算发现精盐的质量明显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溶解时,溶解不够充分 ②过滤时, 滤渣未清洗 ③蒸发时, 液滴飞溅 ④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⑤转移后,蒸发皿上还沾有精盐
四、简答题
26.如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分布规律是 。
(2)针对我国北纬40°附近严重供水不足的情况,请你提出一条解决的方法: 。
27.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来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1)实验装置中的电极应采用易导电的物质。 以下材料可做此装置电极的是_________。
①玻璃 ②塑料 ③橡胶 ④石墨
(2)装置中加入硫酸后溶液的质量为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通电一段时间后, 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这段时间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3)查阅资料:
资料1: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下,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已知在2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31。氢气的溶解度为0.0182。
资料2:理论上电解水生产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
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的气体数据如下表,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氢气与氧气体积比越来越接近2:1,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温度控制在20℃)
时间/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生成氧气体积(毫升)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生成氢气体积(毫升) 6 12 20 29 39 49 59 69 79 89
28.下表是20℃时,硝酸钾溶解于水中的部分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溶液质量(g)
20 3 23
② 20 5 25
20 7 26.3
20 9 m
(1)表中m=_______。
(2)20℃时,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的硝酸钾溶液,需加水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B C D B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D C C
二、填空题
16. ①②③④⑦ ⑥⑧
17.(1)硝酸钾 (2)215
18.(1)不是 (2)23.8
19.200 40 硝酸铵
20.(1)A (2)941
21.(1)791 (2)ABD
22.(1)受热均匀,防止固体飞溅 (2)减少左盘中精盐质量 (3)BD
三、实验探究题
23.(1)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2)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种类的关系或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3)20 水 10 氯化钠 10
24.(1)玻璃棒 (2)①②③④⑤ (3)75 (4)600
25.(1)①②③ (2)烧杯 (3)①②③⑤
四、简答题
26.(1)随着纬度的升高,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减少 (2)南水北调(合理均可)
27.(1)④
(2)解:设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
100克×5%=(100克-x)×10%
x=50克
答:被电解的水的质量有50克。
(3)随着更多气体生成,水中溶解的氢气与氧气都将达到饱和,体积比越来越接近2:1
28.(1)26.3
(2)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100克×20%=(100克+x)×5%
x=300克
V===300厘米3=300毫升
PAGE
6